行政長官李家超將於10月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日前,李家超出席首場施政報告地區諮詢會,與地區人士直接見面交流,聽民聲、察民情、知民需,希望將諮詢做深做廣,以利制訂政策,掌握優次,更好回應市民期待。筆者認為,是次行政長官深入社區,虛懷納諫,顯示本屆特區政府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完善地區治理之後,聚焦發展拚經濟、克服痛點惠民生,讓施政更接地氣。
在諮詢會上,市民向李家超和一同出席的21位司局級官員暢所欲言,就土地房屋、交通運輸、創新科技、金融、文化體育、教育、青年、扶貧、醫療和社福等議題表達意見。由此可見,市民真正關注的議題,表達的訴求也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反映對共建美好香港的熱切期盼。這樣的諮詢相當「接地氣」,本次地區諮詢會的目的就是要聆聽到市民的聲音,匯聚民間智慧,推動政府不斷優化施政政策,從而提升管治效能。
李家超表示:「我深深感受到大家對香港這個家園的深厚感情,和對共建更美好香港的熱切期盼。為市民解決日常生活遇到的問題,讓市民過得幸福,是我和團隊的責任,也是我們共同奮鬥的目標。」
新一屆政府上任以來,一直堅持多聆聽、多溝通,直面民生痛點、社會關切點,提出創新科技發展、基層醫療健康及青年發展三個藍圖,果斷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動經濟復甦,排解民生憂難,令市民感受很多積極的好變化。例如公屋輪候時間「封頂」,提出興建「簡約公屋」;推出「共創明『Teen』計劃」解決跨代貧窮;出招「搶企業」、「搶人才」,按實際需要適當引入外勞等。
在激發「興」動能、增進民生福祉方面,特區政府面臨很多挑戰,比如面對當前全球性複雜多變的風險因素,以及周邊競爭激烈,本港人力短缺、發展動力不足的問題迫在眉睫,還有土地房屋、貧富懸殊、產業結構單一等深層次矛盾等等。然而,正如國務院總理李強表示:「坐在辦公室碰到的都是問題,深入基層看到的全是辦法。」只有深入基層發現問題、看準問題,才能找到有效解決問題的方法。
解民憂、紓民困、促民生
當然,聆聽民意只是第一步,關鍵是如何落實。了解大家關心的議題和政策,聽取意見,乃施政團隊履行治港責任,促進良政善治的基礎,最終目的是落實到解民憂、紓民困、促民生。政府必須在實際操作上統籌不同部門,平衡不同持份者的利益,確保推行的政策能有效與社會接軌,持續觀察政策成效,不斷完善,作出改進,進行革故鼎新,引領香港在由治及興新階段中,着力提高治理水平,工作提速提效,做到「切實排解民生憂難」,積極回應市民的關切和訴求。
是次地區諮詢會體現了特區政府「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管治作風,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地區治理也得到完善,從而排除了昔日「泛政治化」的干擾,以往有些人利用諮詢會狙擊官員、破壞交流的亂象已消除,政府和社會各界不必再花時間和精力浪費在無休無止的政治鬥爭之中。全港上下凝聚共識,求穩定、促發展,制定創新務實的施政藍圖,推出更多有力促進經濟復甦、惠及民生的政策措施,集中精力共建美好香港。
刊於大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