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逢中秋佳節加上消費券效應,近日本港的飲食及零售等市道丁財兩旺。不過,航空、旅遊、跨境運輸等多個行業仍未復甦,加上九月開始是出口淡季,不少中小企經營情況仍然是非常嚴峻。早前我聯同多名工商界代表與金管局及銀行高層會面,要求延長預先批核「還息不還本」計畫及中小企融資擔保計畫等措施,我樂見當局接受我的建議,以紓緩中小企目前面臨的巨大資金周轉壓力。
疫情至今已超過二十個月,雖然本港疫情穩定,但由於未能與內地通關,多個行業仍是「捱日子」,生意淡薄之餘每月仍然要交租、出糧,資金周轉壓力沉重。金管局與銀行從善如流,對於工商界提出的建議有積極回應。日前宣布將中小企融資擔保計畫將延長至二○二二年六月,預先批核還息不還本計畫及百分百擔保個人特惠貸款計畫則延長至二○二二年四月底。
我認為,今次延長企業貸款措施有助中小企保持一定的資金鏈,讓他們在艱難環境中得以生存。我並建議金管局及銀行將來切勿以「一刀切」方式退市,待市道好轉時宜採取「循序漸退」的方式,容許企業以分階段方式還款,讓中小企有時間及空間「唞唞氣」,幫助工商界盡快把握疫後復甦的機遇。
盡快設「大灣區商務通道」
雖然「還息不還本」計畫等融資措施能有效紓緩中小企的困難,但要推動市道持續復甦,歸根究柢還須靠恢復通關。對比開放海外其他地區入境措施,與內地通關絕對「高回報、低風險」,因此我促請特區政府盡快設立「大灣區商務通道」,方便粵港澳三地的商務人士公幹,有關安排最初可先在大灣區試行,再視乎情況擴展至北京、上海等城市,並逐步上調每日限額,在妥善做好防疫措施的大前提下,有序恢復跨境人員流動,盡快實現全面通關,為企業營商環境注入活水,為重振經濟打通脈絡。
與此同時,香港需要進一步提升疫苗接種率,為兩地全面通關創造更好條件。香港迄今的疫苗接重率僅約六成五,長者接種率更嚴重偏低,實在有需要急起直追。在變種病毒肆虐下,疫苗保障顯得更為重要,只有做好接種,才能保障市民生命安全,並推動社會經濟活動全面回復正常。
(刊於星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