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四件事,「衣、食、住、行」,在香港而言,「住」是最大的難題。但房屋問題千頭萬緒,並無萬應靈丹,惟有標本兼治方為良策。
正如特首林鄭月娥女士在《施政報告》指出,房屋問題是最棘手、最複雜的,同時卻是市民最期望政府能以創新思維去解決的問題。事實上,本人和經民聯多番就這個議題向當局提出建議,強調特區政府既要致力增加供應,也要逐步完善置業階梯,兼顧不同階層市民的需要,我們樂於見到政府採納了聯盟的不少建議。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中提出的相關措施,包括將為公屋人士特設的「綠表置居計畫」和讓合資格白表人士購置未補價居屋二手單位的「白居二」計畫恒常化,又推出「港人首置上車盤」,這些措施不但可望加強公共房屋的流轉動力,又可滿足不同收入家庭的置業需求,我們認為是值得支持的。
多元化規劃 適時調整
長遠而言,要解決本港房屋問題,必須多管齊下落實土地供應規劃。據規劃署估計,本港直至二○四六年的土地需求最少達四千八百公頃。即使所有現正推展的短、中、長期土地供應措施能夠如期落實,仍需再物色最少一千二百公頃。地從何來?這顯然並非純粹技術問題。特區政府應切實推動「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工作,盡快檢視本港土地供應來源和各種政策選項,凝聚共識,以制定整體的土地開拓策略。據傳媒近日報道,在該小組舉行的第三次會議上,委員基本上同意可在五幅近岸土地即屯門龍鼓灘、大嶼山欣澳、小蠔灣、馬料水及青衣西南部進行填海,加上中部水域發展東大嶼都會的土地,預計合共可提供逾一千四百公頃土地。
我和工商專業界朋友一向促請特區政府採取多元化規劃方案,除了在維港以外適度填海,也應包括在特定條件下增加地積比率,更改土地用途,加快收地與重建,落實發展新界東北和河套地區,開拓岩洞和地下空間的發展等,建立長遠土地儲備,適時調節土地供應。經民聯亦曾向政府建議,改劃部分靠近已發展區而生態價值不高的「綠化地帶」土地,用作興建中產人士或青年家庭可負擔的住宅單位及公共設施,預計僅改劃百分之三的「綠化地帶」土地,已可提供約二十七萬個住宅單位。當局也應探討與發展商合作,興建小型和廉宜的住宅單位,為合資格青年家庭提供可租可買的合適住宅,幫助年輕人踏出置業安居的第一步。
建造業缺人力 倡輸入外勞
當然,由於覓地建屋需時,現屆政府亦要設法增加過渡性房屋供應,包括放寬未補地價居屋以低於市值租金租給有需要家庭,以及探討讓整幢工廈免補地價改裝為過渡性房屋等,經民聯是歡迎和支持的。同時,我們認為當局應檢討各項壓抑樓市措施的成效及影響,因應情況適時調整,在必要時降低印花稅及放寬按揭成數,令物業市場、特別是二手市場能夠回復正常發展。
與房屋供應相關的另一個要素是建造業人力供應。本港有多項大型基建項目陸續開展,包括機場三跑道系統項目、數個新鐵路項目、中九龍幹綫及十年醫院發展計畫等,再加上公、私營房屋發展項目,建造業勞動力不足的問題將日趨嚴重。今年的《施政報告》提到,當局除了致力與業界商議加強培訓及吸引新人入行,亦會在確保本地工人優先就業的前提下,探討適度和有規限地增加輸入勞工,我認為是務實的取態。當局可以因應不同的工種,以及因應大型工程的不同階段,訂立輸入外勞的清單,並委托行業專業組織,負責清單的更新管理和統籌分配名額,以解決本港建造業勞動力不時出現的供求脫節,務求各項大型基建和房屋供應項目能夠如期落實。
(刊於 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