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忘記歷史的民族沒前途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讓我們回到○四年六月六日,這天歐美各國領袖聚首法國,慶祝盟軍登陸「諾曼第」六十周年。當日出席的嘉賓中包括了一批稀客:當時的德國總理施羅德和多名納粹老兵。這是德國領導人首次獲邀參與二次大戰的紀念活動。到一○年五月九日,俄羅斯在首都莫斯科慶祝衞國戰爭勝利六十五周年,當天獲邀出席閱兵儀式的除了各戰勝國代表外,也有兩位「不尋常」的來賓︰德國總理默克爾和以色列總統佩雷斯。要知道,德國在二次大戰入侵蘇聯,造成近兩千萬人死亡,而蘇軍在其後的大反攻中,也令數以百萬計德國人傷亡,更直接導致東西德分裂長達半世紀,故兩國理應是世仇;至於納粹在戰時屠殺六百萬猶太人,就更是人類歷史上最可怕的暴行之一。三個曾經各自結下血海深仇的民族,其領袖如今卻能安然地在同一場合,一起紀念那場慘痛的戰爭。

可是另一邊廂,○五年在澳洲雪梨市舉行的紀念二次大戰太平洋戰爭活動,參與的盟軍退伍軍人團體卻堅決反對邀請日本皇軍老兵前來一同悼念,也謝絕駐當地的日本使領館代表出席。而早在一九九八年日皇明仁訪問倫敦期間,大批英國二戰老兵甚至在其車隊經過時,故意轉身背對以示抗議。為何同為二戰中的侵略國,德國和日本會有如此截然不同的「待遇」呢?

必須牢記歷史教訓

答案很簡單,德日兩國當年雖然同樣犯下了滔天罪行,所不同的是,德國人具有認真反省歷史、承認錯誤的勇氣,真心痛改前非、洗心革面,最終和昔日的被侵略國化敵為友,重新贏得國際社會的認同和信任,讓自己變回一個「正常國家」。正如前西德總理布蘭特在一九七○年訪問波蘭華沙期間,在遇難猶太人紀念碑前下跪,當時的西德媒體這樣形容:「這天德國總理跪下了,但德國人民卻重新站起來了」。相反,日本在戰後成為經濟強國的同時,軍國主義思潮卻一直陰魂不散,部分政客和團體甚至對二戰戰敗心心不忿,屢次發表美化昔日侵略的言論,甚至通過多次篡改教科書來企圖掩飾當年的戰爭罪行,歪曲史實,反過來把自己塑造成戰爭受害者。試問這種罔顧歷史、意圖翻盤、自欺欺人的態度,又怎可能贏得世界各國人民的尊重和認同?

近日正值日本戰敗投降六十八周年,原本按照中國人的習慣,「逢五逢十」方為重要的紀念日子。不過,面對近年日本一連串軍國主義復辟的挑釁行徑,在此時此刻實在值得重新回首那段歷史,以警示世人,尤其是對昔日的侵略者:和平不是必然的,必須牢記歷史教訓,好好珍惜。當然,日本國內也有不少民眾,本着良知說話,反對個別右翼分子的所作所為,不希望再走回昔日那條軍國主義的老路。筆者撰寫此文,也絕非要鼓吹任何盲目的反日情緒,而是旨在點出一個事實,就是任何忘記歷史的民族,都是沒有前途的,因為她只會重複過往的錯誤。這個道理固然值得作為戰敗國的日本深思,對我們中國人而言,也一樣具有警惕性:一個積貧積弱的國家只有捱打,因此唯有自強不息,積極發展,才能締造真正持久的和平與安全。

(刊於  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