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對預算案5點期望 增強復興動能(陳祖恒) – 評論文章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將於本月出爐,筆者今年再次聯同香港紡織業聯會、香港紡織商會和紡織及製衣界全體選委,向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遞交聯合建議書,就本港工商、創科及自身行業發展等議題出謀獻計,提出近百項具體建議,集合業界力量建言獻策。

隨着國家與香港踏上高速復常之路,加上兩地全面通關,為本港經濟和社會發展締造良好勢頭。復常是一個過程,難以一蹴即就,因此特區政府要把握這個良好勢頭,聚精會神謀發展之餘,亦須為飽受疫情重創的工商界和中小企,提供適切、到位的支援,為不同行業和企業在疫後復甦上,帶來更大動能。

因此,筆者和業界期望,財政預算案能延續寬減企業稅項雜費的措施,包括繼續寬減來年的商業登記費、非住宅物業差餉、利得稅等,以緩解企業經營壓力,亦期望預算案派發電子消費券,紓解市民的經濟壓力之餘,並在復常過程中,提振本港經濟和不同行業的經營狀況。

加強官產學研協作 促科研商品化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中,提出一系列措施,推進「再工業化」進程、科研成果落地等,為紡織、製衣和時裝業發展迎來新機遇,期望財政預算案繼續透過不同財政和政策措施,高質量支援行業發展。

第一,紡織及製衣界一向是創科研發、落地及商品化3部曲的重要載體,期望特區政府繼續投放資源,增強「官產學研」協作;其中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HKRITA),一直以來都是推動行業結合創科及科研成果落地的推進者和促成者,建議特區政府向HKRITA增撥資源,加強其作為主要研發中心的角色,進一步帶動科研成果落地及廣泛商品化的過程。

此外,期望財政預算案投放更多資源,支援HKRITA在大灣區內地城市設立據點,研究容許HKRITA在內5所研發中心的營運和相關開支「過河」,更有效協調內地工廠的測試、生產等工序,協助加強科研成果落地和商品化,提升推出市場廣泛應用的比率。

推動跨界融合 講好中國故事

第二,國家賦予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定位,時裝設計則是一種跨語言、跨領域的文藝載體,正如陳茂波在去年CentreStage活動中明言「時裝設計和時尚就是文化交流的核心」,建議財政預算案為「創意香港」(CreateHK)及轄下的「創意智優計劃」注入更多資源,更全面支援時裝業等創意產業的發展,包括建議向「時裝創業培育計劃」(FIP)及「設計創業培育計劃」(DIP)增撥資源,如增加培育名額,培養更多具質素的初創企業和設計師;並建議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和CreateHK加強推廣「創意智優計劃」,協助更多初創企業和設計師申請項目撥款,支援業界倡議、籌辦、主辦或協辦更多與時裝業發展相關的計劃和活動。

第三,中共「二十大」報告指出,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期望特區政府用好時裝設計作為載體,推動時裝與文藝、影視及運動等領域「跨界融合」,協助培育具國際影響力和中國特色的服裝品牌及時尚設計,更好地講好中國故事、香港故事。

雙軌並行 續推「再工業化」

第四,在推進「再工業化」進程上,配合去年底出爐的《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期望特區政府繼續以「雙軌並行」為基本方針,着力推動傳統工業結合創科和升級轉型,同時發展高增值產業和智能生產,並建議增加與工業專員相關的人事編制,以支援專員有關統籌和督導「再工業化」的工作。

再者,建議特區政府革新採購制度,更主動推動部門、公營機構及法定機構帶頭採用本地企業產品和服務,包括增加採購由本港設計、研發和生產的服飾或功能性衣服,作為部門或機構的制服,例如港鐵、醫管局等機構,以支持產品落地商品化、廣泛應用及「再工業化」。

強化中小企支援 助融入國家發展

第五,期望特區政府繼續強化中小企支援和資助計劃,協助工商界疫後復甦及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包括建議研究簡化「BUD專項基金」申請程序和採購規定,尤其提升針對小額申請的審批效率;建議放寬「再工業化資助計劃」資助比例及簡化申請流程,吸引更多廠商在港設立智能生產綫;並建議特區政府進一步優化針對內銷市場的出口信保措施,協助港企開拓內銷市場,把握雙循環機遇。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去年「七一」重要講話及中共「二十大」報告,為特區施政和香港未來發展指明方向、注入信心。在國家的堅實支持和龐大發展機遇下,筆者和業界對香港未來發展充滿信心,期望繼續與特區政府和各界攜手,一起畫出亮麗前景,並熱烈期盼財政預算案推出一系列措施,大力帶動香港經濟疫後復甦,讓「興」的動能變得更強勁!

原文刊於 : https://paper.hket.com/article/3455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