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三月,今個星期我在北京參加全國兩會。今年兩會其中一項重要議題是討論國家「十四五」規劃以及二○三五遠景目標綱要,不少朋友都非常關心香港的角色與定位,希望把握機遇為疫後經濟注入新動力。
中央提出要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我在兩會上提交了幾份提案,建議支持香港發揮國內國際市場「雙接軌」的角色和優勢,參與國家「雙循環」戰略。「雙循環」發展需要更多有影響力的行業龍頭企業加入隊伍,香港是全球總部的主要集中地之一,如果可以推動更多大型央企、創科企業落戶香港,建立海外或區域總部,既可以發揮香港作為境外融資平台的主體作用,又可以進一步強化香港「總部經濟」影響力,填補香港產業上的短板,為香港經濟的長遠發展注入動力。
不少業界朋友希望進一步開拓市場,我亦建議設立兩地產品檢測報告「一證兩認」機制,支持港商開拓內地和海外市場。同時,進一步推出特殊政策及稅務優惠,鼓勵本港金融機構進駐內地市場,以帶動灣區金融的體制及產品創新,為「雙循環」發展提供支持。
香港在發展會展業方面擁有優勢,然而受到疫情影響,過去一年很多實體展會都難以舉辦。我一直爭取在疫情過後,中央能夠支持香港多舉辦不同國際會議,例如「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論壇」、亞洲區醫療健康大會等,鞏固香港作為亞洲區內會議展覽中心的地位。疫情催生民眾對醫療健康產業的需求,香港作為「雙循環」的重要交匯點,有能力打造亞洲醫療健康投資平台,進一步增強本港競爭力。
此外,對於大家關心的通關問題,我亦同多位經民聯黨友遞交聯名提案,建議設立兩地認可的「疫苗通關通行證」,給予已接種疫苗市民免檢疫通關的便利,並進一步在國際層面推行。希望能夠有助恢復香港與內地及國際的經貿、人流往來,為疲弱經濟注入活水。
(刊於頭條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