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事地區管,全港18區,區區民情不同,要服務得好就得靠熟悉區情、扎根社區的市民無私參與。因此,我認為委任議員,不但不會減低區議會認受性,更可充分體現「為民服務」的本心,服務街坊,營造出一個宜居社區。
相信大家對過去的社區亂局,仍然猶有餘悸。為防止社會再度撕裂,政府聆聽各界聲音,着手研究如何在區議會的組成中,平衡社區參與及維護國家安全的元素。行政長官李家超日前表示,政府正就地方行政及區議會改革進行檢討,對此我感到無比鼓舞,社會有機會撥亂反正,再見和諧。
我認同政府從根本着手,早於反動勢力萌芽的階段將之連根拔起。在一切合情、合法、合理的情況下,確保未來改善地區治理架構的安排,能夠符合《基本法》及「愛國者治港」原則,在維護國家安全及「有國才有家」的理念下,全面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齊心協力推動良政善治
不少商界朋友及市民跟我細說,當年黑暴肆虐,阻街燒鋪無日無之;本以為在區議會層面可以仰賴地區人士,幫輕政府壓力,紓解民困。
豈料原來當中早已被暴力團夥與外部勢力滲透,以納稅人公帑資助黑暴惡行不特止,甚至策劃連串反中亂港的惡行,阻礙施政,拖累民生。正因為反動分子的有恃無恐,不少企業頓失安全感。
我相信,若能貫徹政府提出的改善地區治理架構3大原則,在不同層面的管治架構中,將國家安全放在首位,才可全面準確,又堅定不移地,落實「一國兩制」方針及「愛國者治港」原則,防止有心人士,再借機挑撥社會情緒。
從衡工量值來看,所有公帑都應用得其所。我希望改革區議會組成後,能夠體現良好行政主導,加強地區動員能力,以更集中、更全面及更針對性的視角,解決地區問題,改善市民生活,身體力行實踐國家主席習近平主張的「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今疫情退卻,《國安法》全面實施,要集中精力帶動經濟起飛,需要穩健又安寧的社會,重新吸引資金及企業來港。
我呼籲,各界必須齊心協力,推動良政善治,區議會不應再成為政治鬥爭平台,香港不能亂,亦亂不起。我們要追落後、追進度,以成為前列一綫城市為目標,群策群力。
刊於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