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兩會,大灣區規劃成了各界焦點。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表明,支持港澳抓住共建「一帶一路」和大灣區建設的重大機遇,更好發揮自身優勢,全面深化與內地互利合作。對此,我感到十分鼓舞,並期望短期內有更多打通灣區「四流」的具體措施出台。
灣區內七千萬人口
大灣區連續三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可見大灣區在國家層面受到的高度重視和關注。作為四個中心城市之一,香港具備多個功能和角色,並在「一國兩制」下擁有得天獨厚優勢,日後必然能夠發揮特殊地位及優勢,將國際聯繫及國際經驗伸延至內地,助力國家發展,同時為香港經濟注入新的動力。
我特別留意到,報告提及要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加強政府與企業的溝通機制,激發企業家精神。可以預見,國家願意與工商界攜手,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和有效的舉措解決企業關注的問題,有關新思維和做事方法值得肯定。
對有志創業的年輕人而言,大灣區更是一片廣闊的天地。他們的「本地市場」不再局限於七百萬人口,而是區內七千萬人口。因此政協主席汪洋在首份工作報告中,亦鼓勵港澳政協委員多推動青年了解國家發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在支援青年方面,我建議在大灣區打造香港青年創業園,為他們提供一站式的創業和就業支援,以及便捷的工作空間。我亦建議在區內設立「香港創科園」、「香港商業城」、「香港長者生活城」,以及放寬港人置業限制等,讓市民在大灣區宜業又宜居。
多項措施吸引港人
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早前通過八項政策及措施,包括對港澳高端人才實施稅務補貼、成立大灣區香港青年創新創業基地聯盟、擴大回鄉證的適用範圍等。有關政策與經民聯早前向中央和特區政府提出的建議方向一致,為港人到大灣區發展帶來更大的便捷,進一步促進區內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對此我表示十分歡迎。
韓正副總理早前提到,中央將會公布三十多項大灣區規劃具體細節,我期望通過各方努力,繼續尋求政策上的突破,推出更多內地便利港人的措施;香港各界亦事不宜遲,要加快腳步趕搭國家發展的快車。
(刊於星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