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充滿挑戰的一年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二○一七年對於香港來說,是重要的一年。在特區成立二十周年之際,國家提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戰略構想,為香港經濟發展奠定重要的基礎;今年亦舉行了新一屆特首選舉,市民樂見特區政府開局順利;當然,立法會的工作仍是充滿挑戰,修改議事規則及處理「一地兩檢」安排,在議會內外皆是硬仗一場。

大灣區將會為港人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隨着港珠澳大橋及高鐵香港段等大型基建落成,香港與大灣區的距離將大大接近。然而,要抓緊這些機遇,還靠香港自身努力。而「一地兩檢」能否成功落實,將會是高鐵的效益所在。

「一地兩檢」餘下第三步

全國人大常委會日前通過有關高鐵西九龍站「一地兩檢」合作安排的決議,完成「三步走」程序中的第二步。下一步就是本地立法,政府預計將於明年二月初前向立法會提交條例草案,並爭取於明年暑假前通過。

隨着高鐵香港段將於明年第三季通車,市民日後可從西九龍總站出發,直達內地多個主要城市,甚至通過國家完備的高鐵網絡前往「一帶一路」沿綫地區。有關安排既為港人提供便捷舒適的旅程,也為香港帶來龐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可是,部分立心不良的人士,包括身披法律外衣的政客,他們將「一地兩檢」的便利措施包裝成政治炸彈,不斷就「一地兩檢」草案說三道四,企圖刺激兩地矛盾。面對反對派的政治伎倆,我希望社會人士以理性及公正態度,對事件作出全面分析,切勿人云亦云,將「一地兩檢」妖魔化或將簡單問題複雜化。

放下紛爭 搞好經濟

事實上,「一地兩檢」安排不會改變本港的行政區劃,亦不會減損市民依法享有的權利和自由;內地執法人員只可在西九龍總站的「內地口岸區」活動,並不能夠在其他區域執法,因此不存在內地人員干預香港內部事務之說。

香港即將迎來關鍵的二○一八年。面對美國加息及減稅等因素,環球經濟充滿暗湧。港人能否將機遇化為現實,從而融入國家發展,將是影響香港長遠發展的重要因素。

畢竟,香港是一個經濟城市,只有放下紛爭,搞好經濟,才能讓市民安居樂業。否則「蘇州過後無艇搭」,港人亦只能自求多福。

 

(刊於  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