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訪港行程來到第二天,今天將是行程最重要的一天,特別是他將會出席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發表演說。政商界都期待他在不同場合的講話會為香港社會帶來一些清晰的訊息,為香港把脈之餘,亦可以為香港未來經濟指點一下迷津。
泛民「為反對而反對」
一帶一路是相當新穎的構思,中國和沿綫國家都對這個宏大的多邊經濟合作機制十分雀躍,官方和民間都投入大量資源去研究如何把握今次機遇。但香港作為中國的南大門,社會對一帶一路的內容和意義,為香港帶來甚麼機會依然一知半解。
最令人憂慮的是,泛民條件反射地反對一帶一路,連了解都未了解清楚便百般阻撓香港參與其中。今年初的《施政報告》是一帶一路出台後首份《施政報告》,報告用較多篇幅闡述香港如何拓展商機都無可厚非,泛民卻大做文章,批評特首獻媚擦鞋。但只要細心留意他們的批評,便會發覺理據十分薄弱。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泛民始終是「為反對而反對」,只要由中央政府、特區政府提出來的政策措施,無論是經濟還是政治,都先反先貶為快,根本就是「對人不對事」。
香港作為國際的經貿金融中心,亦是中國與國際經濟交流的重要城巿,當世界各國的年輕人都看中香港是搭上中國經貿快車的踏腳板時,偏偏有一部分香港人,主張香港和內地要切斷任何層面來往,包括經貿來往,香港要脫離中國獨立,連國際社會都嘖嘖稱奇。
在八十年代初,香港社會討論前途問題時,大多數港人都希望回歸的變化盡可能地少,最好只是「換一面旗」,加上港人對社會主義的抗拒,最終在選擇了繼續實行資本主義制度,並在《基本法》清楚列明。貧富分配不均乃資本主義社會必然會出現的現象,目前全球很多資本主義國家都面對着類似的問題,應該着眼於完善現有制度,而不是將一切推倒重來。
年輕人勿只盯着自己肚臍
香港從一個小漁港發展成今天的國際經貿金融中心,除了受惠於天時地利,當然少不了人和。香港人靈活變通、理智務實的性格,百多年來總能機智地把握一次又一次發展經濟的機遇,上世紀七十、八十年代中國改革開放,神州大地遍地都是商機,香港人不畏長途跋涉北上發展。國家進入至少未來三十年的經濟戰略新年代,香港是否能夠再搶佔先機,就要看香港自己的本事了。筆者以為香港絕對有能力、有條件可以扮演重要的協助和參與角色,但前提是年輕人不能夠只盯着自己的肚臍,錯過今次放膽向外闖的機會。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一帶一路的機遇,則是留給有準備的香港人。希望今次張德江委員長「看、聽、講」之旅,會為香港巿民,特別是有意往外闖的年輕人提供一些「貼士」,讓香港可以抓緊這百年一遇的新機遇。
(刊於 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