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美國智庫CATO及加拿大菲沙研究所(Fraser Institute)發表最新的人類自由指數報告中,香港位列全球之首,連續六年成為全球最自由的地區,遠勝多個以自由聞名的歐美國家。港人理應以此為傲,無謂受人蒙蔽,亦毋須終日妄自菲薄,杞人憂天。
今次的研究為全球一百五十九個國家及地區的「個人自由」與「經濟自由」評分。「個人自由」的評分標準包括男女平等、法治、宗教自由、言論自由、出入境自由和集會結社自由,而「經濟自由」是考慮該地方的法律制度、知識產權制度、貿易自由度和市場自由度等作評分。
香港在「經濟自由」方面得分為九點零三,排名全球最高,競爭對手新加坡則排名第二。報告指出,經濟自由的評分較高是香港總排名第一的主因,而香港在經濟自由外也享有高度的個人自由和收入。
「經濟自由」星洲愈追愈近
在「個人自由」方面,香港的得分是九點零八分,排在十九位,比起不少人所推崇的美國、台灣和大部分的西歐國家等所謂更自由地區的排名更高。泛民主派一直攻擊香港的自由正在被蠶食,然而由西方學術機構所作的研究結果,卻是「分數勝於雄辯」,足以顯示在《基本法》下,香港的各項自由,都充分受到保障,亦證明香港「自由之都」不是浪得虛名。
不過令人費解的是,一些傳媒對於這個報道似乎並不太感興趣,對於香港利好的消息,往往並非它們關注重點。它們熱衷於以矛盾、對立和負面報道充斥版面,不但令市民無法得到正面信息,更令港人感覺每天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泛民更是對這類讚揚香港自由及相關制度的調查視而不見,不斷高舉爭取民主自由的旗幟來蒙蔽市民。廣大市民需認清香港坐擁「一國兩制」的優勢,更多了解《基本法》保障港人的自由和權利,尊重《基本法》的地位及遵守各項規定,從而令社會繁榮穩定,長治久安。
同時,我們亦要警惕香港在「經濟自由」方面被新加坡愈追愈近。近年政府不斷推出最低工資、樓市「辣招」和「限奶令」等政策,插手市場,令商界不得不為香港的經濟自由度有所憂心,還望政府不要滿足於目前的優勢,以此為鑒,繼續維護本港有利營商的環境。
(刊於 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