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所牌照制度 助規管釐清責任歸屬(龐朝輝) – 評論文章
香港最近將《私營醫療機構條例》擴展至規管診所。以往面對醫療中心出現嚴重醫療事故,公眾只能從醫委會控告醫生失德,對這類由非醫生管理的醫療中心沒有法例監管的漏洞,《私營醫療機構條例》(第633章)(《條例》)於2018年11月30日刊憲,為私營醫療機構引入新規管制,進一步引入新規管。
香港最近將《私營醫療機構條例》擴展至規管診所。以往面對醫療中心出現嚴重醫療事故,公眾只能從醫委會控告醫生失德,對這類由非醫生管理的醫療中心沒有法例監管的漏洞,《私營醫療機構條例》(第633章)(《條例》)於2018年11月30日刊憲,為私營醫療機構引入新規管制,進一步引入新規管。
新一份施政報告聚焦經濟與民生兩大主軸。面對人口老化及勞動人口老齡化及不足,雖然政府已透過優才專才計劃吸納高質生產勞動力,但要長遠吸引優才留港發展及有歸屬感,政府要一併發展好產業鏈及教育生活質素配套,另外又要保持本地港人的競爭力及上流空間,才能創造更多機遇和夢想給年輕人追夢。
政府剛發布新一份《施政報告》,醫療政策方面,政府繼續推動基層醫療及各項醫療改革,除了積極籌備香港第三間醫學院,以增加本地醫療人才培訓規模,緩解醫療人手短缺,亦有助提升香港醫療教育水平。
今年2月有末期胰腺癌女病人在將軍澳醫院內接受「內窺鏡超聲波穿刺」手術後,因併發症離世。病人家屬其後接獲由兩位醫生所發的匿名信及電話,內含多份病人詳細病歷,並對操刀醫生提出多項指控,籲家屬追究。該醫院早前已成立工作小組並作出審視,結果顯示個案為「已知併發症」,不涉及醫生「個人失誤」,個案也已交死因庭跟進。兩名醫生涉不誠實意圖取用電腦罪名被捕。
在缺乏支援下,照顧者或被照顧者均面對不少壓力。惟不少照顧者不願意及不認為需要接受協助,壓力爆煲更令慘劇時有發生,最近有研究顯示照顧者有一定比率患有情緒如抑鬱及焦慮等問題。另外,有社企為個案追蹤研究,發現殘障人士及照顧者使用「居家照顧」服務後,健康素養、生活質素、主觀感受3方面的整體得分均有所提升。計劃亦以此綜合一套「社區康復護理模式」指標,幫助家人和護理人員,了解殘疾人士的需要和健康問題,從而提供適當的護理支援。
香港作為高密度沿海城市,面臨愈來愈多颱風、暴雨、風暴潮及高溫等多重極端天氣威脅,有需要在應對策略上融合工程基建、科技預警、社區協作和制度配合,才能加強社會的保障,建設更具韌度的社會結構。
隨着人口老化加速、慢性病負擔加重以及醫療技術進步令成本上升,如何確保醫療財政可持續發展,已成為港府重大挑戰。以往香港三十多年有制訂不同發展藍圖,包括「彩虹」報告、哈佛報告及十年前的醫療改革報告,但除了多年前推行的自願醫保,以及最近的基層醫療藍圖,以至收費改革及用者共付原則外,政府並無大刀闊斧改革扭轉日漸龐大的醫療開支。
香港不僅是國際金融商貿中心,而且擁有國際水準醫療系統,更是亞洲最大生物科技集資中心,在發展醫療產業上具有獨特優勢。經民聯今日專門發布發展香港醫療產業研究報告,由經民聯衞生健康事務委員主席龐朝輝醫生聯同委員會成員,就本港如何發展醫療健康相關產業提出一系列具體建議。
政府將發布新一份財政預算案,預期政府2024/2025年度會錄得近900億元財政赤字,連月來政府已放風會積極採取措施開源節流。各政黨及專業團體也提出不少建議。相信市民較關注的,也是財赤下所縮減的會否和關乎民生的方面較多,如「兩蚊乘車優惠計劃」的縮減,以及醫療、教育上的節省會否影響市民實際服務等。
最近政府銳意加強牙科街症服務,亦嘗試改良登記制度,引入網上登記抽籤。牙科街症上周轉為網上登記後,接連有市民缺席診症,缺席率高達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