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業需安居 優才人口土地環環緊扣(龍漢標) – 評論文章

本屆政府自2022年起推動一系列輸入人才計劃,成效有目共睹。截至今年,已有超過23萬專才抵港工作和發展,加上隨行的家人子女,來港人口總數或已過半百萬。這個數字意味着未來五至十年的香港人口,或將遠超政府統計處《香港人口推算2022-2046》所預測,在2046年香港人口增加至819萬的水平。行政長官亦於去年底在傳媒訪問時提出,香港如要保持競爭力,應要有1,000萬人口,否則香港人才庫將有限。

地積比轉移 助舊區重生(龍漢標) – 評論文章

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多項創新舉措加快推動市區重建,其中容許重建項目未用盡的地積比率可跨區轉移到其他地區以至新發展區,正與筆者一向倡議政策方向一致。本屆政府聆聽意見,把良策轉化為新政,殊值讚賞。此一舉措對市區重建意義重大,有望打破多年來舊樓更新的僵局,為市區重建以至整體城市規劃踏出關鍵一步。

私樓庫存高企 政策宜果斷穩市場(龍漢標) – 評論文章

樓市向來被視為本港經濟的「晴雨表」,直接牽動消費、投資,甚至是金融體系穩定。高息持續,加上環球經濟前景不明朗,市場觀望氣氛濃厚。與此同時,一手私樓庫存量創出近年新高,市場正面臨庫存壓力,正值特首即將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此刻正是政府果斷出手、穩住大局的關鍵時機。

延續「城中學舍計劃」思維 靈活規劃北都藍圖 (龍漢標) – 評論文章

發展局與教育局於七月推出「城中學舍計劃」,在多方面拆牆鬆綁,鼓勵市場以自資和私營方式,將現有商廈改裝為學生宿舍,落實《施政報告》中推動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的策略。這項政策獲得社會和業界廣泛支持,展現了政府靈活的施政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