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訪經民聯推介參選理念
經民聯核心成員提系列建議冀推經濟惠民生
宣布參加香港特區第六屆行政長官選舉的李家超先生今日上午與經民聯核心成員會面,就他的參選理念、施政方針等與經民聯作交流。經民聯監事會主席林建岳期望下屆特區政府能助工商界發揮香港優勢,加快融入國家大局,從而提振香港經濟,帶動民生改善。經民聯主席盧偉國會後表示,期望李家超在參選政綱中能吸納經民聯的意見,經民聯黨團亦通過以經民聯名義支持李家超參選。
宣布參加香港特區第六屆行政長官選舉的李家超先生今日上午與經民聯核心成員會面,就他的參選理念、施政方針等與經民聯作交流。經民聯監事會主席林建岳期望下屆特區政府能助工商界發揮香港優勢,加快融入國家大局,從而提振香港經濟,帶動民生改善。經民聯主席盧偉國會後表示,期望李家超在參選政綱中能吸納經民聯的意見,經民聯黨團亦通過以經民聯名義支持李家超參選。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透過視像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當中採納經民聯提出的超過50項建議,包括撥款540億元加強控疫防疫工作、派發一萬元電子消費券、設立租金開支扣稅及一系列支援中小企措施等。經民聯對特區政府在非常時期廣納民意,從善如流,面對財政壓力仍推出逾1,700億元的逆周期措施表示肯定和支持。聯盟認為,《預算案》整體著墨於抗擊疫情、紓解民困、振興經濟,投資未來,但疫情急劇變化,促請政府繼續及時體察民意民情,適時再推出紓困措施,團結社會各界一齊攜手戰勝病毒,走出疫境。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合共採納了經民聯超過80項建議。經民聯早前提出《開發新界 造福香港》建議書,提出將新界打造為「安居之區」、「十四五」規劃及前海合作「產業之區」、大灣區「融合之區」。今次政府提出建設香港北部成為宜居宜業宜遊的都會區,覆蓋由西至東的深港口岸經濟帶及更縱深的腹地,幫助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把握「十四五」規劃、前海發展等機遇。經民聯歡迎特區政府吸納建議,不再視新界為香港與內地的「區隔地帶」,將新界視為香港未來發展的一個中心。
新界過去被視為香港與內地的「區隔地帶」,不僅直接阻礙了新界的開發,而且嚴重限制了香港的安居和發展的空間。經民聯今日(29日)發佈《開發新界 造福香港》研究建議書,就如何全面開發新界提出一系列建議。經民聯指出,香港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需要通過開發新界,來發展香港,造福港人。促請特區政府以新思維、新規劃、新元素,改變以往視新界為邊陲、邊境的規劃思維,將新界視為香港未來發展的一個中心,全面開發新界。
經民聯領導層今日(8月17日)與特首林鄭月娥會面,就新一份《施政報告》提交一系列重要建議。經民聯監事會主席林建岳博士向特首表示,經民聯的建議書以「開發土地 造福香港」為主題,提出八大範疇共100多項的政策建議,其中重點就如何開發新界提出一系列方案。林建岳強調,開發新界不單可紓解香港房屋問題,更關係香港的未來發展。經民聯期待特區政府以新思維、新規劃、新元素,全面開發新界,釋放新界土地,將新界打造為「安居之區」、「融合之區」和「創科之區」,以造福全港市民。
全國人大「311決定」落實「愛國者治港」根本性原則,堵塞香港選舉制度漏洞。中央主動出手,充分考慮了香港特區的實際情況,目的是讓香港重回「一國兩制」的初心與正軌,讓「一國兩制」行穩致遠,有利促進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人大常委會審議香港基本法附件一及附件二,並落實相關細則後,我期望特區政府全速做好本地修例工作,以完善未來一年的三場選舉,令香港社會由亂及治,邁向長治久安的康莊大道。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當中採納了經民聯早前提出的40多項建議,包括發放5,000元電子消費券、持續發行債券籌集資金、資助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在香港上市、資助舊樓維修渠管以及繼續推動本地遊等。經民聯對此表示歡迎,但認為《預算案》整體而言取態較保守,紓困力度不足,在本港經濟環境處於「冰封」之際,政府不應「落雨收遮」,而應未雨綢繆,推出更多、更全面的逆周期措施支援中小企及打工仔,幫助香港把握疫後復甦的機遇。
全國「兩會」即將於北京召開。作為本港工商及專業界代表,身兼全國人大代表及全國政協委員的多位經民聯成員,今年擬提交予「兩會」的17項建議和提案,重點關注香港在後疫情時期如何抓住復甦機遇重振經濟,惠及民生,並提出一系列富有建設性的建議(詳見附件)。當中包括由黨內七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向中央建議支持設立兩地認可的「疫苗通關通行證」,給予已接種新冠肺炎疫苗並持有病毒檢測陰性報告的港人,豁免進入內地檢疫隔離的便利。
經民聯領導層今日(15日)向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提交2021至2022年度《財政預算案》建議,提出兩大主軸、一大重點、八大範疇,合共100項重振經濟、改善民生的政策建議,涵蓋工商、金融、創科、房屋等議題。經民聯立法會議員與傳媒會面時表示,建議書以「抗疫紓困,重振經濟」為主軸,重點建議特區政府牽頭推出大規模「抗疫發展債券」計劃,協助各類防疫抗疫開支,以及支援各行各業、推動疫後復甦籌集資金,助香港盡快走出疫情的陰霾。
過去一年,香港飽受新冠疫情衝擊,各行各業經營環境持續嚴峻,悠長的第四波疫情防控措施更令多個行業陷於停頓,令僱主和員工齊聲叫苦。經民聯今日(6日)向政府提出多項措施,呼籲政府要兼顧防疫抗疫與經濟發展,須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幫助工商業界渡過疫情難關。經民聯建議對顧客和職員非緊密接觸的行業,例如餐飲業、戲院、娛樂場所等處所,嚴格及充分利用「安心出行」程式升級版來做好防疫,並逐步減少對其營運限制,在保持適當的社交距離下,將營業時間放寬到晚上十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