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PA的第十一個補充協議簽署後,港商服務業在廣東享有國民待遇,對本港經濟發展有重大意義,更令內地與香港的經貿聯繫更緊密。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本月十八日與商務部副部長高燕簽署《關於內地在廣東與香港基本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的協議》,讓部分港服務業享有國民待遇。而廣東對本港開放的部門將達153個,涉及世界貿易組織服務貿易160個部門總數的95.6%,其中58個部門擬完全實現國民待遇,這意味着,廣東率先與本港實現了服務貿易自由化。
內地早在2003年即與港澳簽署CEPA(內地與港澳關於建立更密切經貿關係的安排),這次簽署的是第十一個補充《協議》,不過,在十年來,內地對香港的開放廣度仍存在「大門打開、小門還未開」現象,包括配套制度如註冊、審批制度等仍有不少障礙,影響服務貿易自由化的效果,為此,香港總商會致力向兩地政府遞交CEPA開放的建議。
我們很高興,這次補充《協議》採納了總商會的建議,令服務貿易項目廣泛開放,特別是「負面清單」和「最惠國民待遇」的落實,有助降低在內地開設公司的門檻,令本港中小型企業更易於進軍內地市場,對年輕人到內地開創事業也有幫助。
我們亦對《協議》有關技術測試和分析領域的開放措施表示歡迎,預示了內地將加大對香港開放檢測市場的力度,而這將會擴闊本港檢測業的發展空間,推動兩地的檢測服務朝「一證兩認」的方向邁進。
《協議》亦為年輕人提供發展科技事業的空間,我希望他們留意當中讓港資計算機及相關服務行業享有國民待遇的機會,例如「信息儲存轉發」「互聯網接入」「應用軟件商店」(appstore)等港資服務供應者在內地將不受任何股權限制,換句話說,港商在這類行業上再不需要與內地商人合資才可開業。
信息、互聯網及應用軟件等是新興產業,也是年輕人的興趣;加上於本月初開園的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我想這些開放措施和夢工場的服務真的能讓本港年輕人直接帶着項目和夢想「拎包入駐(with bag pack)」。
其次,內地科技急速發展及擁有龐大市場,是本港年輕科研人才最適合開拓的地方。中國的互聯網用戶是全球之最,數量超過6億;加上中國政府的支持,科技企業表現出眾。相反;本港的用戶基數不如國內,最多也只有八百萬用戶;一個應用軟件需要上千萬甚至上億的用戶基數才夠「人氣」,因此我希望本港的青年人能夠放眼到香港以外的地方,尋找符合自己興趣及自己能力的機會,闖一番新天地。
(刊於 大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