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鐵路基建布局 加快灣區協同發展(盧偉國) – 評論文章
立法會近日討論一項議員議案,促請政府興建新界東第二條南北鐵路,以分流大埔及沙田的鐵路乘客,改善東鐵綫面臨日益擠迫的情況。本人相應提出修正案,希望喚起大家關注如何進一步完善本港鐵路基建布局,加快灣區協同發展。投票結果,原議案連同修正案都獲得通過。
立法會近日討論一項議員議案,促請政府興建新界東第二條南北鐵路,以分流大埔及沙田的鐵路乘客,改善東鐵綫面臨日益擠迫的情況。本人相應提出修正案,希望喚起大家關注如何進一步完善本港鐵路基建布局,加快灣區協同發展。投票結果,原議案連同修正案都獲得通過。
2024至25年度財政預算案即將公布,各方均提出不同範疇的意見,作為專業人士,作為中產,絕對希望政府要以穩經濟,惠民生,保持「量入為出,審慎理財」的財政理念為香港走出困局。政府要維持財政收支平衡,不但要「開源」,開拓新的經濟增長點,保持經濟發展的活力,也要「節流」,審慎使用財政儲備資金,小心平衡各項政策措施對於財政的影響,密切監察財政情況,對不符合財政支出狀況或資金使用績效不達標等項目實施相應的開支管控措施。
特區政府在1月30日宣布開展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公眾諮詢,同日亦通過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和司法及法律事務委員會的聯席會議向議員進行簡介。出席的議員一致同意並歡迎特區政府就基本法第二十三條進行立法。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23年考察廣東時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使粵港澳大灣區成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地以及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隨後,中央發布多項政策文件,包括《粵港澳大灣區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本人和經民聯都認同,香港特區政府應配合中央的相關政策措施,加強與大灣區其他城市對接,促進兩地優勢互補並協同發展,以及便利香港居民更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前往內地升學、就業、發展及生活。
明天就是農曆新年大年初一,龍年到臨之際,市民紛紛忙着大掃除、辦年貨,本港多區都有年宵市集、賀年擺設及璀璨燈飾,市面充滿節慶氣氛。闊別4年的農曆新年煙花匯演將於大年初二在維港復辦,市民可到維港兩岸欣賞,令人期待。我也藉此拜個早年,祝香港市民龍精虎猛,風生水起,商界生意興隆,香港百業興旺。
近年來,人工智能、大數據、金融科技、生物科技、未來製造、深海深空探測及能源等新興領域發展迅速,但隨之而來的是各式各樣的網絡安全威脅和挑戰。網絡安全、數據安全、科技安全已成為越來越重要的國家安全議題。國家安全,不僅是政治問題,亦是經濟、民生問題。Deepfake(深偽技術)投資騙局、個人資料外洩、黑客入侵及釣魚攻擊等安全漏洞,幾乎每天都在我們身邊上演。當中的安全隱患影響到市民日常生活、工作及企業運作的各個層面,與每一個人息息相關。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國家「十九大」報告,高瞻遠矚地提出,要提升人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不斷滿足人民嚮往美好生活的需要。筆者認為,中產階層是香港發展的重要引擎和中流砥柱,特區政府應從三方面着手,解決中產因置業問題、生活成本高及上流機會欠奉的難題,從而提升他們的幸福感。
特區政府昨日就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展開公眾諮詢。根據昨日公布的公眾諮詢文件內容,一條全新的《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將會訂立,應對可能出現的國家安全風險。國家安全是市民福祉和經濟發展的最有力保障,消除營商環境中的風險,對日後招商引資和經濟發展都有推動作用。現時中美關係緊張,外圍地緣政治複雜,要面對的外部環境比過往惡劣得多,特區政府要做好解說,防範別有用心的人刻意抹黑。當特區政府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不留死角,日後就可以集中精力,全面發展香港經濟、改善民生。
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宣布,即日起就基本法第23條立法展開諮詢。其實從2003年開始,23條立法在社會上已經有20多年的充分討論,現在只是進入真正的立法階段,精準有效審理條文工作乃立法會及政府當前重要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