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握緊新質生產力戰略 深化區域聯動迎更大機遇(陳祖恒) – 評論文章

國務院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將「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訂為首項政府工作任務,包括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打造更多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製造」品牌。因應新質生產力發展戰略,筆者聯同業界於近月成功促成滬港就共同打造亞洲時尚產業經濟等層面簽署合作協議,深信隨着深化區域聯動合作,業界在品牌市場發展、創科應用、時裝業發展等領域,將迎來更大發展空間和機遇。

搭載國家發展「高鐵」 增強香港創新動能(盧偉國) – 評論文章

國家鐵路集團近日宣布,從6月15日起,原本來往香港紅磡站至北京西、上海站的普速直通車將提質升級為香港西九龍站至北京西、上海虹橋站的高鐵動臥列車,並採用「一地兩檢」,大幅壓縮行車和通關時間。中央優化香港往來京滬列車安排,持續推出惠港政策和措施,大力支持香港經濟發展,充分體現國家對香港同胞的關心和支持。新安排滿足廣大旅客需求,促進兩地交往和香港經濟發展,進一步營造全力拚經濟、謀發展的良好氛圍,對推動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具有重大意義。本港社會各界應以此為契機,充分利用「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主動搭載國家發展「高鐵」,積極發揮香港創新動能。

各司其職 共創佳績(林健鋒) – 評論文章

中央推出的惠港措施浪接浪,繼上周增加來往香港至廣州和深圳的高鐵列車班次、新設來往香港至湖南的路線後,本月中開始,港人可坐高鐵動臥列車往返北京或上海,只需要11至12小時的車程,「一覺睡醒」,即抵達北京或上海,無論對往返兩地旅遊探親抑或經商的居民來說,都是重大喜訊。

「好客之道」貴在持之以恆(胡劍江) – 評論文章

特區政府日前啟動「好客之道」運動,弘揚熱情好客的精神,致力發掘香港豐富的旅遊資源和開發多元旅遊產品,不斷提升遊客滿意度,擦亮香港「最佳旅遊目的地」的金字招牌。教育局亦將向學校提供教學資源,鼓勵學校積極推動與禮貌主題相關的學習活動。18區民政事務處將在地區層面廣泛宣傳「做多一步、好客之道」的信息。

發展低空經濟,香港「機」不可失(劉業強) – 評論文章

中央政府工作報告「2024年政府工作任務」第一條明確提出:「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其中重點提到「積極打造生物製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增長引擎」。「新質生產力」成為今年全國兩會的主旋律,而「低空經濟」一詞更一躍成為網絡熱搜關鍵詞,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和討論。許多市民都有疑問,究竟甚麼是低空經濟?發展低空經濟產業對國家和香港有何好處?

吸取經驗 共同邁進(林健鋒) – 評論文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政府推出每項政策時,都應該做好準備,並具備完善的配套措施。政府本周宣布暫緩垃圾收費的實施日期,在政府推行垃圾收費「先行先試」計劃期間,坊間對於垃圾收費措施和政府的回收配套工作等都存有不少質疑。正所謂欲速則不達,在市民的強烈關注及反對聲音下,我認為政府暫緩實施的決定正確,亦凸顯現屆政府聽取民意、有擔當的作風。

打造大灣區自貿區促深度融合(盧偉國) – 評論文章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經過5年的實踐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由於大灣區存在「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三種貨幣」,在深度融合方面仍然存在不少規則、機制方面的障礙。經民聯近日發表研究報告,建議中央支持建立「粵港澳大灣區自由貿易合作區」,以自貿區模式消除粵港澳現存的投資和貿易壁壘,既進一步提升廣東對外開放水平,又加大對港澳支持力度,為港澳帶來更多發展動能,實現粵港澳深度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