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住陣腳 化危為機(林健鋒) – 評論文章
美國近來頻頻揮舞關稅大棒,但這套策略本質上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從藥品原料、晶片到礦產資源,美國企業和消費者高度依賴中國供應鏈。若強行切斷貿易,美國社會連日常經濟運轉都有極大影響。數據顯示,特朗普政府對中國商品加徵的關稅中,超過90%成本最終由美國企業和消費者「埋單」。連美國前財長耶倫都直言,這種政策猶如「自殘」,受苦的終究是普通老百姓。
美國近來頻頻揮舞關稅大棒,但這套策略本質上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從藥品原料、晶片到礦產資源,美國企業和消費者高度依賴中國供應鏈。若強行切斷貿易,美國社會連日常經濟運轉都有極大影響。數據顯示,特朗普政府對中國商品加徵的關稅中,超過90%成本最終由美國企業和消費者「埋單」。連美國前財長耶倫都直言,這種政策猶如「自殘」,受苦的終究是普通老百姓。
「深化國際交往合作」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對香港、澳門特區提出的重大要求和期許。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加速演進、地緣政治複雜、中美關係不確定性增加、香港面對外部勢力干預。眾所周知,香港有「背靠祖國」的充足底氣和堅強後盾,也有「聯通世界」的先天優勢和經年經驗,如何在現時全球地緣政治和經濟形勢依然嚴峻的背景下,繼續當好匯通東西的「橋頭堡」?筆者認為,以友為橋、以心相交是值得重視的重要一環,貢獻特區力量和香港智慧,有條不紊推動民間外交更上層樓,適逢其勢、正當其時。
北部都會區是香港未來發展的重中之重,政府着力提速、提效,將北都區從一張藍圖變成香港的實景。北都區的成功發展,除了基建、項目配套需要盡早落成之外,更重要是政府如何做好招商引資,吸引海內外企業、專業人才進駐,是北都區成功的重要關鍵。
今年是香港基本法頒布35周年,同時今天是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基本法的實施充分體現了「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而切實有效維護國家安全,香港的穩定繁榮才能更有保障,「一國兩制」實踐才能行穩致遠。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在當地時間4月2日宣布向超過180個國家或地方開徵所謂「對等關稅」,連日來又「朝令夕改」,嚴重擾亂國際經濟市場秩序,矛頭更直指中國,全球震怒!
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日前會見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關注香港在旅遊方面如何推陳出新,特別是用好海岸和海島這些寶貴、豐富的旅遊資源。
香港在「一國兩制」下,擁有高度國際化、內聯外通等獨特優勢,也具備「引進來、走出去」的豐富經驗。要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筆者認為,特區政府和各界要聯手,用好自身的國際化優勢及國際應用場景,將具實力和高質量的內地企業,尤其中小企引進來,透過香港的雙向跳板作為走出去的橋樑,為國家和香港發展不斷增值。
美國總統特朗普以關稅作為武器,意圖逼令多個國家和地區接受美國的一套利益分配,而且朝令夕改,引發環球市場動盪。關稅戰難免對做美國生意為主的出口商及製造商帶來衝擊,一方面,政府要採取積極措施支援受影響港商;另一方面,港商必須加快變陣,尋求貿易多元化的出路。
特區政府為積極推動北都發展,推出多項提速、提效的政策與構思,展現出破局思維與靈活手法。當中包括多項精簡審批與行政程序的措施,令片區開發可以加速完成,亦將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內若干原址換地的申請期限,推遲9個月至今年12月31日,以便土地業權人與政府在換地申請上,有更多時間商討。發展局近日更提出了「按實補價」的構思,提升片區開發對發展商的吸引力。這種種靈活政策和措施都是受業界歡迎的。
美國宣布對全球185個國家和地區加徵所謂「對等關稅」,其中中國進口商品的累計關稅率高達104%,而印尼、越南、柬埔寨等香港廠商海外廠房所在的國家,亦被加徵32%至49%的關稅,美國關稅霸凌將破壞正常商業活動及貿易往來,令全球供應鏈的安全穩定再添陰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