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日水產是維護人民健康之舉(胡劍江) – 評論文章
8月24日,日本政府無視國際社會的強烈質疑和反對,一意孤行強行啟動福島核污水排海計劃,中國海關總署隨即宣布,即日起全面暫停進口日本的水產品,香港特區政府也宣布禁止日本10個都縣水產品入口。特區政府果斷採取行動,切實防範核污水排海對香港市民食品安全帶來的風險,全力維護廣大市民的健康安全。
8月24日,日本政府無視國際社會的強烈質疑和反對,一意孤行強行啟動福島核污水排海計劃,中國海關總署隨即宣布,即日起全面暫停進口日本的水產品,香港特區政府也宣布禁止日本10個都縣水產品入口。特區政府果斷採取行動,切實防範核污水排海對香港市民食品安全帶來的風險,全力維護廣大市民的健康安全。
交椅洲人工島填海項目,政府正在積極推進。最新一份公眾諮詢報告顯示,公眾意見中約六成表示支持。事實上,交椅洲人工島作為香港的策略增長區,不單能緩解土地和房屋供應的緊張局面,在發展機場城市、優化香港整體交通網絡、豐富金融市場等多個方面都能夠帶來巨大效益。
損人有兩種,一種是損人利己,另一種是損人而不利己。日本政府執意將福島核電廠134萬噸核廢水排放入海,排放計劃更預計長達30年,是持續地污染及破壞海洋生態環境,影響生物繁殖、食物鏈以至食品安全,甚至增加人類患癌風險,危害人類健康。事實上,不僅日本鄰近國家的政府及環保團體提出嚴正交涉及抗議,即使是日本國民和漁民亦反對計劃。日本政府自私而不負責任的行為,實際上就是損人不利己。
北區青年商會剛於7月25日發布「北部都會區」問卷調查,今年是第二年。大會第二年邀請筆者點評他們的調查。今年調查的主題是「青年及產業機遇」,從成功回收1084份有效問卷,21條問題從規劃、政府專班、產業及基建等角度諮詢青年人的意見。超過一半受訪者認為「北部都會區」能於11-20年內完成發展,較去年預期26-30年完成發展,今年反應已經有所改觀。
行政長官李家超將於10月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日前,李家超出席首場施政報告地區諮詢會,與地區人士直接見面交流,聽民聲、察民情、知民需,希望將諮詢做深做廣,以利制訂政策,掌握優次,更好回應市民期待。筆者認為,是次行政長官深入社區,虛懷納諫,顯示本屆特區政府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完善地區治理之後,聚焦發展拚經濟、克服痛點惠民生,讓施政更接地氣。
自2004年當選立法會議員,我正式踏上從政之路。晉身議會後,我不時提醒自己︰從政者當常以什麼為念?我亦經常反思怎樣才算是稱職的代議士。依我看,以人文精神為基礎的治理觀念至為重要。香港人文精神既要由各界努力弘揚,也要透過傳媒「求真、求是」的報道,令市民明辨形勢、獲取正確資訊。大家各展力量,才能令香港人文精神的美好面貌得以延續。
香港社會踏上由治及興的復常之路,特區政府採取新措施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發展動能,例如在去年底正式推出的「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高才通),大刀闊斧地「搶人才」,積極吸納高收入人才和全球百強大學畢業生來港發展,今年首5個月已批出4.9萬份申請。
今年以來,隨着香港全面復常,特區政府積極向全球展現香港的新發展、新機遇。繼年初的中東之行,我們貿發局上月尾亦展開第二個香港商貿訪問團,非常高興再次由行政長官李家超親自率團,聯同五位司局長以及30多位來自金融、投資、工商界、創新科技、運輸物流、法律界等界別的領袖,分別到訪新加坡、印尼及馬來西亞,促進香港與東盟國家之間的商貿合作邁向新台階。
香港自2月與內地全面通關至今逾半年,成功帶動人口上升。政府統計處近日公布2023年中的香港人口臨時數字,較去年中增加15.2萬人。隨着疫情緩和及防控措施陸續放寬,香港與內地及世界各地逐步恢復正常往來,促使不少在疫情期間留在外地的港人回流,加上各項吸引優才、輸入外勞等計劃,稍微紓緩勞動人口不足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