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信心 再次騰飛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決心就是力量,信心就是成功。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本周二結束了在港為期6天的考察行程,並在考察期間提出了「6個相信」,充分反映了夏寶龍主任對香港的期望和信心,亦是給香港派「定心丸」。目前是香港從由亂及治,走向由治及興的關鍵時刻,夏寶龍主任的信念使香港更有信心走出過去陰霾,邁向成功。

中央賦能香港 同心奮進前行(梁美芬) – 評論文章

4月13日到18日,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來香港考察,走訪香港各界,聆聽各界的心聲,並在4月15日「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開幕典禮上發表致辭,與港人分享心裏話:「保國家安全,就是保『一國兩制』,就是保香港繁榮發展,就是保香港民主自由,就是保香港全體居民的人權和根本福祉,就是保所有外國和內地來港投資者的利益,沒有安全和穩定,一切都無從談起。」

加強國安意識 需要全社會參與和支持(胡劍江) – 評論文章

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將於13日至18日來港考察,並出席特區政府舉辦的香港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活動開幕典禮。習近平主席去年七一親自來港視察,又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強調「推進強國建設,離不開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反映中央始終非常重視香港的發展。國務院港澳辦肩負着落實好香港工作的責任,致力讓香港發展得更好。並且幫助香港解決困難,讓香港在由治及興之路走得更順更快。因此筆者認為,這次夏寶龍主任考察香港正是進一步體現了中央對香港的關愛。是要鼓勵港人加強國安意識,重在全社會參與和支持,營造有利於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的民意氛圍,體現了中央強化對香港的領導及指示,以及加強中央對香港事務的認識。

未雨綢繆 及早評估人口結構改變(龐朝輝) – 評論文章

近年部分港人選擇移民外地,在後疫情復常階段亦有不少人返回內地探親或居住,當中亦有不少原本居於內地的港人,在開關後選擇返回內地長住,本港人口分布及結構近年面對不少轉變及挑戰。根據特區政府最新數字,2022年本港人口約為733萬人,較2021年減少約6.8萬,按年減少0.9%,亦是連續第三年錄得跌幅。

國家安全乃民生福祉之本(梁美芬) – 評論文章

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將每年4月15日確定為「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旨在提高市民保護國家安全的意識,同時認識國家憲法丶基本法和國家安全,培養國民身份認同感。今年的4月15日是疫後復常以來的第一次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特區要做好國安教育,對內做好國安法的推廣解說工作,對外講好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的合理性及必要性,令香港市民珍惜國家信任,發自內心地歡迎做好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工作。

融入國家氫能規劃 做大做強氫能產業(陳祖恒) – 評論文章

國家「十四五」規劃提出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包括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等,今年全國兩會繼續聚焦新能源發展,而氫能更是其中一個熱議主題。為加快關鍵核心技術創新應用,培育壯大產業發展的新動能,融入國家氫能規劃,筆者建議香港可從六大方向,推動氫能產業快速高質量發展,結合及發揮內地與香港在氫能發展的強項,發揮「一國兩制」最大優勢,攜手將氫能產業做大做強。

打擊劏客 省靚招牌(林健鋒) – 評論文章

香港與內地全面通關兩個多月,來港觀光購物的旅客逐步增加,市面恢復暢旺景象。可是,昔日的劣質平價旅行團、的士劏客及藥房天價藥材等情況再現,加上人手不足影響服務質素,令部分旅客對香港留下負面印象。「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要保住香港好客之都和購物天堂的美譽,政府一方面要打擊劣質團和劏客行為,另一方面亦要協助業界解決人手問題及升級轉型,提高整體旅遊業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