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國際化添優勢 培育創科人才(陳祖恒) – 評論文章
二十屆「三中全會」在7月舉行,全會《決定》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戰略性支撑」,包括提出加快構建職普融通(意指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相互融通)、產教融合的職業教育體系。隨着國家提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重要戰略,及全力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科中心」及推進「新型工業化」,本港絕對有必要加快發展職業專才教育,構建多元的創科、工業人才庫,與國家發展戰略相呼應。
二十屆「三中全會」在7月舉行,全會《決定》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戰略性支撑」,包括提出加快構建職普融通(意指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相互融通)、產教融合的職業教育體系。隨着國家提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重要戰略,及全力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科中心」及推進「新型工業化」,本港絕對有必要加快發展職業專才教育,構建多元的創科、工業人才庫,與國家發展戰略相呼應。
行政長官正就新一份《施政報告》進行諮詢,今年有一個我已提出多年的建議,獲得各大政黨和應支持——就是取消烈酒稅,為餐飲及貿易等相關行業帶來新動力,打造香港成為國際名酒交易中心。
中共第二十屆三中全會在7月18日勝利閉幕,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決定》)。當前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家在這個關鍵時刻制訂並通過《決定》,為我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擘畫了宏偉藍圖,亦為香港的經濟發展及如何駕馭國際變局立牌指路,錨定了方向。
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近日在北京會見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一行時表示,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對於面臨內外環境深刻變化,香港同樣要識變、應變、求變,通過改革實現更好發展。希望香港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深入理解和領會三中全會精神,把握機遇,銳意改革,主動作為,加快推進香港由治及興。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明確提出了未來一段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大政方針,更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和香港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進一步指明方向。近日香港社會積極學習三中全會精神,大家要牢牢把握國家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帶來的重大機遇。在金融、航運、貿易、科技、綠色能源、新質生產力、低空經濟、構建世界級企業重組中心、灣區旅遊等時代命題,香港要與灣區其他城市合作,交出圓滿答案。
巴黎奧運會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比賽精彩紛呈,峰迴路轉、後來居上、不到最後一刻不言棄的一幕幕畫面,生動詮釋「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運精神。七百多萬市民全城追比賽,為港隊打氣,為國家隊鼓掌,為優秀健兒點讚。
今年度財政預算案接納筆者與紡織業界建議,提出構建「跨國供應鏈管理中心」。在國家發表「新質生產力」戰略下,筆者認為香港絕對有力透過招商引資、強化香港供應鏈管理的競爭力,貢獻國家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助力國家打造更多具國際影響力的「中國製造」品牌。
日前習近平主席向包陪慶、曹其鏞等祖籍寧波的香港企業家回信,讚揚他們傳承先輩愛國愛鄉的優良傳統,積極創新創業、捐資助學,「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薪火相傳的愛國心、桑梓情」,並強調推進強國建設「需要全體中華兒女凝心聚力」,更親切勉勵他們「繼續發揮各自優勢,積極主動融入國家改革開放大局」,「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添磚加瓦,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貢獻」。
行政長官李家超繼2022年及2023年後再次率領特區代表團出訪東盟成員國,訪問柬埔寨、越南及老撾三國,與當地領導人就與香港之間的經貿合作和「一帶一路」倡議下所帶來的機會等深入討論,雙方簽署了多份合作備忘錄。我相信是次外訪能夠進一步打開香港與東盟成員國之間的交流門戶,讓雙方關係更密切,繼續為香港拓闊貿易市場和「一帶一路」發展商機。
目前由十個成員國組成的東盟,近年迅速發展成亞洲第三大經濟體。而東盟作為一個貿易共同體,亦是香港第二大的貿易夥伴、出口市場及進口來源地,與香港關係密切。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次率領特區代表團,訪問老撾、柬埔寨和越南三個東盟成員國,與當地領導人會面,介紹香港經濟發展及機遇,並爭取他們對香港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支持,可見特區政府為推動香港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經貿往來,促進香港經濟發展,為香港拓展商機不遺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