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徹落實「六個需要」 坐言起行共繪新篇(陳祖恒) – 評論文章
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日前在深圳召開2024年香港工商界人士座談會,夏寶龍主任同與會29位香港工商界代表進行深入交流,筆者非常榮幸代表香港工業總會參與其中。夏主任在會上提出「六個需要」和「三個相信」,筆者對此深有體會且非常認同,認為工商界未來要更主動出擊、識變求變,以更多實際行動,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添磚加瓦。
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日前在深圳召開2024年香港工商界人士座談會,夏寶龍主任同與會29位香港工商界代表進行深入交流,筆者非常榮幸代表香港工業總會參與其中。夏主任在會上提出「六個需要」和「三個相信」,筆者對此深有體會且非常認同,認為工商界未來要更主動出擊、識變求變,以更多實際行動,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添磚加瓦。
中央港澳辦、國務院港澳辦日前在深圳召開2024年香港工商界人士座談會,夏寶龍主任、行政長官李家超和29位香港工商界人士出席座談會,與會工商界人士逐一發言,圍繞如何以實際行動推動香港更好發展深入交流,提出建議。夏寶龍主任充分肯定,香港工商界為保持香港繁榮穩定、助力國家現代化建設作出的突出貢獻。
全球環境複雜多變,地緣政治局勢緊張往往亦會為經濟發展帶來不明朗因素。美國總統大選落幕,估計美國對華政策不會有太大改變。但不管美國外交政策如何,我們國家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不變。本周在上海舉行的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強的主旨演講更展示出國家擴大對外開放的堅定決心。香港作為「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粵港澳大灣區一分子,更應該做好本分,擔當好「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角色。
筆者長期以來一直在跟進樓宇安全及大廈管理問題,早前就與油尖旺區經民聯幾位區議員共同提出過「聯廈聯管」計劃的建議。今次的施政報告完全肯定並採納了該建議,充分展示政府決心提升居民生活質量的同時,亦全力去推動香港城市管理現代化,值得稱讚。
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早前先後會見滙豐集團與怡和控股等多家知名的駐港外資代表,明確地傳達了中央一如既往地按照「一國兩制」方針,全力支持香港保持獨特地位和優勢,繼續維護自由開放的營商環境。此次會見同樣顯示出外資企業對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信心,以及對香港自由開放的營商環境的高度認可,亦是中央支持外資在華經營的重要信號,期待未來能有更多的外資企業進一步深化與內地及香港的合作,共同探索新的發展機遇。
特首李家超新一份施政報告其中一大亮點,是設立100億「創科產業引導基金」,加強引導市場資金投資指定策略性新興產業,包括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AI)與機械人、半導體等,系統性建設創科產業生態圈。
行政長官在2023年《施政報告》中已提出多項有關中醫藥發展的政策措施,其中包括與中醫藥界共同制訂《藍圖》,以勾畫香港中醫藥未來發展願景及策略。在今年《施政報告》中,更明確指出方向,把握香港在醫療體制、規管制度、標準制訂、臨床研究及貿易等優勢,發展香港成為中醫及中藥國際化的橋頭堡。並以明年推出《中醫藥發展藍圖》為核心,依靠應用大數據,推動中西藥相互作用的國際研究合作,着力發掘更多具臨床意義的證據,推動中醫藥國際化。加強推廣及擴展中西醫協作服務至各醫院聯網;培育有特色的中西結合治療。透過即將開幕的首間中醫醫院及政府中藥檢測中心,完善由學院至科研到臨床的生態圈,並透過例如舉辦首屆「香港中醫藥文化節」等軟件配套推廣更多業界及公眾参與。
香港國際機場一直是全球領先的國際貨運機場,要鞏固及提升香港的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四通八達的航線必不可少。我樂見國泰航空接納我的建議,開通香港與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的直航航班,讓香港商界「近水樓台先得月」,減少舟車勞頓之苦前往中東開拓商機。我期待未來更多直航航線的開通,方便業界尋覓新機遇。
立法會通過了《香港合資格環保專業人員學會條例草案》,這是筆者提出的一項議員法案,預計特區政府11月8日刊憲之後,法例就會正式生效。新法例反映了本港環保專業人士主動識變、應變、求變,讓本港環境保護相關的服務和產業,能透過專業化提升水平和公信力,以及提升環境專業人士的專業地位,加強跨界別合作,有助落實ESG ,即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與海內外業界的合作交流更加正規化,包括與海內外相關專業組織進行專業資歷互認,將有利於業界人士與組織日後進一步發展專業及掌握商機,完全符合支持本港環保專業真正實現專業化的目標,為有意在環保專業發展的年輕人搭建正式的事業階梯。
隨着經濟不斷發展,社會環境污染問題愈趨嚴重,香港現時正面臨嚴峻的垃圾圍城困境。根據環保署資料顯示,2022年棄置於本港堆填區的固體廢物總量高達574萬公噸,每日平均量多達15,725公噸,當中7成全屬人為活動棄置產生;以全港700多萬人計算,每日每人平均棄置1.5公斤垃圾,數字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