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3方面着手 加快傳統工業升級轉型(陳祖恒) – 評論文章

特區政府去年底公布《創新科技發展藍圖》,為本港未來創新發展定下大方向,當中明確提出要推進香港「新型工業化」,完善創科生態圈和推動科技產業發展,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也為「新型工業化」推出多項新猷。筆者一直倡議特區政府以「雙軌並行」推動「新型工業化」,並駕齊驅發展傳統工業和新興高增值產業,故筆者對《創新科技發展藍圖》提出「協助香港傳統工業利用升級轉型」,深感欣喜和雀躍。

應使則使 重拾動能(林健鋒) – 評論文章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本周三發表了主題為「穩中躍進、共拓繁榮新願景」的財政預算案。雖然政府面對財政壓力,但亦從善如流,採取「中間偏鬆」的財政姿態,「應使則使」,繼續推出支援企業的措施,包括延長了「中小企融資擔保計畫」,支援跨境旅遊業,向合資格客運營辦商和持牌旅行代理商提供百分百貸款擔保等,協助中小企在社會復常、經濟復甦的初期站穩陣腳。

財政預算惠民生 旅遊復蘇仍艱辛(黃進達) – 評論文章

在疫情通關後的第一次財政預算案,除了政府的預期開支以外,對於地方治理、經濟規劃、科創發展,乃至民生福利及青年事務等方方面面,都有覆蓋。香港市民普遍對於「派糖」有熱切期待,而商界朋友對於調撥資源營造更有利的營商環境有着合理期望。所以,財政司司長如何選擇傾斜、針對回應,平衡各方訴求,又保障政府庫房有足夠儲備,這道考題絕對不易回答。不過,經驗豐富的陳茂波司長面對未來可以預期的赤字,仍然適度派糖及投資於香港創科板塊,旨在提升香港的競爭能力。司長採納多方意見,市民受惠固然感到欣喜,然而疫情下受到重創的旅遊業是否能受惠於財政預算而趕上復蘇快車就備受考驗。

預算案有力提振經濟注入發展動能(盧偉國) – 評論文章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出的措施包括派發5,000元電子消費券、預留近100億元加強香港創科發展、撥出近6億元吸引大型盛事在港舉行、推出新版「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積極搶企業搶人才,以及撥款5億元推動傳統中小企科技轉型升級等。其中派發消費券是經民聯一直主張的務實建議,相信有助提振消費、刺激經濟,從而惠及民生。這是新一屆特區政府上任、香港擺脫疫情困擾並恢復與內地及國際通關之後的第一份財政預算案,整體而言顯示了「應使則使、重拾動能」,符合社會各界的期盼。

中東之行 開拓發展新機遇(林建岳) – 評論文章

香港邁向全面復常,政府啟動「你好,香港!」宣傳推廣活動,向全球展現香港的新魅力、新發展、新機遇。我們貿發局隨即於今月初展開首個香港訪問團,很榮幸由行政長官李家超率團,聯同3位主要官員展開為期一星期的中東之旅,30多位來自金融、物流、科技、專業服務等領域的商界翹楚一齊參與,積極展現香港獨特優勢,促進香港與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之間的經貿關係和文化交流。

中東之行講好香港故事開拓發展機遇(林建岳) – 評論文章

香港是國際大都會,謀發展始終是第一要務。行政長官李家超率團訪問中東,取得了三方面豐碩成果:一是通過親身接觸和交流,不但增進香港對中東市場的了解,更向中東國家介紹香港的優勢和發展前景,真正講好香港故事;二是成功促成13份合作備忘錄及合作意向書,涵蓋金融、創新科技、商務、交通、能源等範疇,為兩地合作打下穩固基礎,為香港業界開拓更廣闊市場;三是向中東以至國際社會展示「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宣告香港已經重返國際舞台,未來將會與各國共同開拓經濟機遇。李家超中東之行的成功,啟示和鼓舞香港社會各界聚精會神抓機遇謀發展,共同推動香港疫後復甦。

沉着應對「氣球風波」 免矛盾升級(龐朝輝) – 評論文章

中美角力近年成為熱門國際外交話題,兩國關係由特朗普年代開始明顯惡化,貿易戰下的經貿政策及增加關稅等,已令雙方關係冰封;到拜登於2021年上台,兩國關係稍為緩和,早前拜登與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近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亦計劃訪華,卻突然出現「程咬金」事件,一個中國民用氣球飄到美國上空被擊落,引發新一輪外交風波。

認識社區,必須要「動」起來(黃進達) – 評論文章 

上篇《為旅遊服務業充電 讓「興」的動能更強勁》講到,特區政府積極復辦文體旅盛事,鼓勵市民在自我保護的同時,多外出遊玩與鍛鍊身體,促進身體同心靈的健康,香港社會才能產生「生氣」。在1月29日,體育慈善團體「青途」成功於油尖旺區舉辦該區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城市定向比賽,逾八百名參賽者自組隊伍,分七個組別出發,於限定時間內自行策劃路線完成賽事,可見社會對於這種社區文體活動存在需求,亦有益於促進人與社區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