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工業「原味道」 活化工廈拓展旅遊(吳永嘉) – 評論文章
「我哋大家在獅子山下相遇上,總算是歡笑多於唏噓!」說獅子山下故事,怎能不說工業界努力打拚、擦亮「香港製造」金漆招牌的故事?追尋昔日香港工業印記,還是走進舊工廈、實地參觀老廠房最「原汁原味」!
「我哋大家在獅子山下相遇上,總算是歡笑多於唏噓!」說獅子山下故事,怎能不說工業界努力打拚、擦亮「香港製造」金漆招牌的故事?追尋昔日香港工業印記,還是走進舊工廈、實地參觀老廠房最「原汁原味」!
香港土地長期短缺,但有沒有想過只要我們改變思維模式,馬上就已經可以有300平方公里的土地供我們發展?香港的朋友可能對「片區」這個名詞不太熟悉,其實轉用香港慣常用語就是生地、熟地,大家可能會比較熟悉。
上月,香港紡織、製衣及時裝業界迎來重要的里程碑。首屆「香港時裝薈」在筆者聯同一眾業界翹楚、特區政府及不同持份者的努力下圓滿舉行,促成這場國際旗艦時裝、文藝及旅遊盛事,以實際行動為香港帶來人氣和財氣。隨着今年《施政報告》宣布將「時裝薈」恒常化,筆者期望與業界友好共同攜手,將來年的「時裝薈」繼續做大做強,為業界及不同產業帶來更多商機。
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早前在深圳會見香港工商界時明確提出「六個需要」和「三個相信」,講話具指引作用,反映中央對香港的重視及關愛,紡織製衣界將一如既往「以行動說話」,積極推動香港經濟發展,對外說好國家、香港故事。
財爺日前預告香港本年度將錄得千億元財赤,引起社會一陣熱議。其實經專家估算,目前赤字水平未影響特區財政健全,加上幾年疫情下來歐美國家財政狀況亦不理想,赤字問題非香港獨有。但特首李家超近日已經表態,指會開源節流,減少政府開支。
11月20日,特區政府公布《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發展綱要》,提出明確路綫,循四大方向全力推進香港園區發展,其中第二個方向是「建設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中試轉化基地」。
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企業融資確實變得比較困難,尤其是對於中小企情況更明顯。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今年3月推出九項措施來緩解中小企融資困境,措施包括要求銀行不對那些還款正常,但抵押品價值下跌的客戶追收差額,另外亦有多項措施協助中小企獲取銀行融資,讓他們持續發展,作為一個「逆周期措施」。
為使香港社會各界對憲法、基本法、國家安全相關法例,以及憲法與基本法共同構成的特區憲制秩序有更深切的了解,特區政府和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共同主辦國家憲法日座談會。今年的座談會以「憲法與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為主題,探討憲法在治國理政、推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進程中所擔當的重要作用。
立法會近日通過一項議員議案,促請特區政府盡快訂立碳普惠市場的政策和啟動平台建設工作,並完善碳交易機制。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區域綠色金融樞紐,確實須配合全球趨勢,積極應對氣候變化,落實各項減碳目標。
文體旅局近日公布《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提出四大發展方向:「弘揚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發展香港特色文化內涵」、「發展多元及國際化的文化藝術產業」、「建立國際平台,促進中外文化藝術交流」、「完善文藝創意產業生態圈」,列出71 項措施,涵蓋面相當廣泛,當中包括倡議提升場地硬件,銳意發展軟實力,可謂「軟硬兼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