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胡劍江) – 評論文章
總體國家安全觀由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14年4月15日創造性提出,是一個完整的科學理論體系,是有效應對新時代國家安全形勢重大變化所帶來的各種風險和挑戰的根本遵循與行動指南。
總體國家安全觀由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14年4月15日創造性提出,是一個完整的科學理論體系,是有效應對新時代國家安全形勢重大變化所帶來的各種風險和挑戰的根本遵循與行動指南。
全國「兩會」三月順利在北京舉行,經民聯舉辦「兩會」精神分享會,由擔任全國人大代表及政協委員的聯盟成員分享感受。30多位經民聯核心成員認真聽取「兩會」精神,並就增強香港發展動能、化解民生憂難等問題進行熱烈討論。全國政協常委、經民聯監事會主席林建岳博士表示,國家大力推進發展「新質生產力」,將為經濟增長注入新動能,為香港創科發展提供更有利的環境,香港的發展空間必定更廣闊。(了解更多) 第十六屆北京市市長國際企業家顧問會議早前在北京舉行,香港貿易發展局主席、經民聯監事會主席林建岳博士獲邀擔任北京市市長國際顧問,並由北京市市長殷勇頒發聘書。林建岳表示,推動高水平國際合作的兩個關鍵詞是「開放」與「創新」,並就北京推動高水平國際合作提出三點建議:擴大開放,投資北京再出發;攜手打造「創新無處不在」新生態,以及京港合作,服務全球。(了解更多) 舊樓劏房單位的居住環境和住戶安全備受關注。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早前與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房屋局常任秘書長羅淑佩等官員,就解決劏房問題會面交流。經民聯主席盧偉國博士在會上提出數項建議,包括規管劏房需要,要訂立最低標準,取締不合標準的劏房;提倡安全、衞生及居住面積是制訂標準的重要考慮;善用簡約公屋等中轉資源有序做好劏房戶的居住銜接,以改善市民居住質素。(了解更多)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正制訂《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2.0》,日前舉行首場交流會,由旅遊事務助理專員陳子琪及研究顧問團隊會見經民聯旅遊事務委員會及旅遊業持份者,聆聽業界意見。經民聯旅遊事務委員會主席黃進達表示,業界人手不足問題已成老生常談,加上接待旅客的基建和配套不足等問題,期望特區政府盡快成立高層次旅遊產業發展委員會,發揮溝通平台作用,積極策劃、統籌及推動整個旅遊產業鏈的發展。(了解更多) 經民聯工商事務委員會早前舉行今屆第4次例行會議。會上,委員就香港經濟情況和工商界遇到的困境展開討論,並研議出9項提振經濟的具體政策建議,將在匯整後向政府當局反映。這些建議包括:確立香港在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定位、完善跨部門統籌架構,為新興產業提供一條龍支援、成立結合創科和工商的專責辦公室或官方平台等。(了解更多) 香港育兒開支龐大,為支援家長照顧嬰孩,全國政協委員、經民聯監事會副主席、世界關愛慈善基金創辦人胡劍江向經民聯捐贈價值逾10萬元的嬰幼兒用品。他期望透過是次捐贈締造有利育兒的環境和氛圍,鼓勵促進生育。經民聯主席盧偉國博士表示,這次捐贈成功組織聯盟的全國政協委員親身參與地區綜合辦事處的工作,凝聚聯盟力量提升地區治理水平,做好民生服務,增強市民的幸福感、獲得感。(了解更多) 經民聯青委會聯同多個商會合辦「工商界青年交流晚宴」,與工商界的青年朋友齊齊Chitchat一下香港的發展新機遇。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商經局副局長陳百里博士、財庫局副局長陳浩濂、運輸局副局長廖振新、創科局副局長張曼莉等官員亦應邀出席,就新質生產力、新型工業化、吸引外資及人才等熱門話題,與青年人互動交流,並鼓勵新一代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把握機遇。(了解更多) 新一屆區議會委任不少熱心社區事務的青年為區議員,形成更建設性、更專業化的議會,全方位提升地區治理水平。作為經民聯新界北支部主席,北區區議員、「粵港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創辦人周天意(Zinnie)希望運用她在深圳前海幫助初創企業的經驗,做好「灣區聯繫人」的角色,推動香港青年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把握粵港澳大灣區機遇。 Zinnie多年來在深圳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幫助初創企業認識產業政策,發掘商機,並支援企業覓得創投資金,穩步成長。她表示,現時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的進駐企業已涵蓋元宇宙、半導體等行業,推動新質生產力加速發展,相信會為港資初創企業和香港青年提供更大的機遇。 Zinnie擔任區議員數個月後,她認識到一批有意在粵港澳大灣區就業的大專生。他們希望在大灣區企業工作,增強專業技能,但缺乏人脈網絡和相關工作經驗。Zinnie將會利用工作上的專業網絡,期望做好配對和聯繫的角色,透過區議會的平台,鼓勵更多港青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探索工作就業新機遇。 聆聽意見 閣下如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將有關資料電郵至bpa@bpahk.org。
剛剛過去的復活節假期,香港累計有約228萬人次港人出境,當中超過198萬人次是北上到內地,入境旅客就有約50萬人次,其中包括約36萬人為內地旅客。香港人每逢假期都喜愛外遊,北上消費更已是大勢所趨,令北上南下的旅遊逆差擴大。
早前政府公布了新一屆「三會」,即分區委員會、地區撲滅罪行委員會及地區防火委員會委員名單,任期由4月1日開始。「三會」是完善地區治理的重要一環,挑選合適的人士進入「三會」至關重要。早前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表示,考慮委任「三會」委員時有三大條件,包括被委任者必須是愛國愛港人士,與政府的地區治理理念一致,其次是對地區的熟悉程度,第三則是服務地區的熱誠,而是否曾經參選或是否落敗並非考慮的因素。這正正顯示了政府用人唯才的態度。
究竟特區政府應否研究重推及優化出售公屋計劃呢?近日立法會曾就這個議題展開一番討論。我認為,在確保公屋供應穩定的前提下,這項建議值得當局認真考慮,但同時應推展大規模公屋重建,以增加公屋單位供應,完善置業階梯,並改善市民的居住質素。
在中央堅定支持和社會各界努力下,香港終於完成維護國家安全本地立法,築牢國安屏障,未來應集中精力拚經濟、謀發展,發揮「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特區政府應配合國家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策略需要,積極鞏固香港各領域的國際化特色,促進國家和香港高質量發展。
今年度「藝術三月」非常成功、4月亦有多項金融盛事陸續登場,連帶近日政府宣布新一批重點企業在港落戶的好消息,並預計所有已引進的重點企業將能帶來合共超過400億元的投資,盛事喜事浪接浪。我期望香港繼續發揮「超級聯繫人」以及「超級增值人」的角色,以盛事帶動經濟,把人氣變財氣。
新質生產力是今年全國兩會的關鍵詞,將成為國家以科技創新推動新型工業化,建立現代化產業體系,塑造新動能新優勢,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力量。香港具備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扎實條件、獨特優勢,也有現實需要,我們要積極把握「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主動作為,與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優勢互補,因地制宜,釋放創科動能,走出特色路徑,成為國家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城市。
《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刊憲生效後,香港迎來了「金融盛事周」。首屆「世界合一論壇」日前在香港開幕,首屆全球投資峰會、第二屆「裕澤香江」高峰論壇等一系列金融盛事也接踵而來,吸引眾多國際金融領袖、環球巨賈等來港共襄盛事。眾多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金融峰會在港舉行,一方面凸顯了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也顯示香港在金融科技領域的重要布局,香港正在將自己定位為開發虛擬資產及科技互補的全球領導者。「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被列作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首要任務,國家將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以推動和支撐高質量發展,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亦將得到進一步的鞏固和提升。
經民聯今日舉辦「兩會」精神分享會,由擔任全國人大代表及政協委員的聯盟成員分享感受。經民聯執委、青委會、專業委員會及地區骨幹等30多位成員出席,認真聽取「兩會」精神,並就增強香港發展動能、化解民生憂難等問題進行熱烈討論。全國政協常委、經民聯監事會主席林建岳博士在會上表示,國家大力推進發展「新質生產力」,將為經濟增長注入新動能,為香港創科發展提供更有利的環境,香港的發展空間必定更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