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香港回歸祖國25 周年,將踏入「一國兩制」50 年不變的下半場。早前中央制定《港區國安法》和完善選舉制度,確立了「良政」的頂層設計,下一步就要推進「善治」。國家主席習近平曾提醒「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如何在一國兩制下讓本港青年成為社會進步的動力,是回歸後每一屆特區政府的必答題。
青年政策由「應對問題」變為「促進發展」
重溫本港過去的青年相關政策。早年港英政府視青年為「問題」,至1990年設立青年事務委員會,3年後發表不具約束力的《青年約章》,列出青年的權利、需要等。回歸後,青年政策的方向則由過往「應對青年問題」轉為「促進青年發展」。
首任特首董建華在其首份施政報告提出「探討如何能夠讓我們的年青人在建設特區的過程中擔當更積極的角色」;1998年施政報告再明確指出「須確保香港擁有訓練有素、適應力強、兼備多種技能的人才,以配合經濟發展和增強香港的整體競爭力」。然而,青年政策的方向仍在摸索階段。
2005年曾蔭權上任,青年政策在其首兩份施政報告着墨甚少,平均每份只有約4次提及「青年」(或相關字眼)。及後2009年出現由高鐵引起的世代爭議, 2010 年施政報告提及青年即增至19次,彷彿重拾心力關注青年事務;2011年施政報告則以「支援青少年」為題列出數項青年措施,更首提「單身青年宿舍」,冀滿足「青年希望有自己的居住空間」。
梁振英在任期間,明顯提升投放於青年政策的資源,在其首份施政報告提及「青年」就有10多次,亦指政策應「聚焦青年的發展機會」,並在任內推出青年內地實習資助計劃等,讓青年擴闊視野,學習把握國家發展機遇。
林鄭月娥在2017年競選政綱已為青年設專章;其首份施政報告明確提出「三業三政」,即關注青年的學業、事業及置業,鼓勵他們議政、論政及參政。在其5 年任期,縱使政府花去近3 年時間在抗疫平亂上,青年政策仍有一定進展,包括:(1)改組青年事務委員會,升格至青年發展委員會,嘗試提升統籌跨部門青年政策的能力;(2)加強青年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據2021 年施政報告資料,過去5年青年交流實習人數每年逾7萬,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撥款3.76億元;(3)參與公共事務方面,過去5年青年委員自薦計劃有270 名青年獲委任至440 個公職,令青年佔整體成員比率由2017年7.8%增至2021年14.8%。
然而,青年政策方針需與時並進。香港跟隨國家進入新時代,青年更須配合國家和香港特區發展。
創造青年上流機會
李家超在競選政綱提出創造青年上流機會。「創造上流」某程度上是為「三業三政」的橫向關注範圍,添加縱向的「上流增長」結果。一國兩制下半場揭幕,在青年發展上,我們除了要着力解決老大難問題,亦要解開過去的結,目標是讓青年感受到國家發展帶來的紅利,為此必須提升4對與青年的關係——
(1)強化一國兩制與青年的關係,為青年創造經濟機遇。香港受惠於一國兩制,亦善用緊靠內地的優勢,在「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引領下,香港亦是國家經濟策略「走出去、引進來」的重要支點。
「十四五」規劃支持香港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筆者近日與不少即將畢業的青年群體傾談得知,無論是修讀商科或社會科學的青年,希望投身商界的比例較幾年前明顯增加,因此新政府必須帶領青年準確理解一國兩制,不止閱讀條文,而是理解當中為香港和他們帶來的機遇;此外,亦建議特區政府參照國務院《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白皮書,制訂「香港特區青年政策白皮書」,提升港青的國內國際競爭力,透過參與經濟建設,講好中國故事。
(2)理順住房與青年的關係,容許動用強積金買房。青年對住房的渴望已不只是「居住空間」,而是視為對扎根香港的一份退休保障。回歸以來,首項針對青年住房的政策就是2011年宣布青年宿舍計劃,惟至今只有80個宿位落成,相對於政府定下在2025 年共有3400 個宿位的目標,目前只達成了2.4%。問題主因是青年宿舍政策目標之一為「釋放非政府機構現有未盡其用土地的發展潛力」,可是這些土地供應本來已稀有,難救近火。
因此筆者多次建議政府,考慮在疫後將部分隔離設施改作臨時青年宿舍;而在宿舍營運中,亦可考慮於租金包含強制儲蓄,當青年約滿離開,發還作為銜接房屋階梯(例如首期)的資金。
此外,近來筆者與不同青年群體交流,發現他們對置業的渴求不是純粹對「居住空間」或「結婚生仔」的需要;他們明白,強積金不夠同時支持其退休後的租屋及養老生活,因此他們視置業是未來退休後扎根香港的退休保障。若置業是青年未來退休保障之一,那就有理由容許動用強積金,像新加坡的做法,作買房首期之用。當然,其中可加入像「補地價」的補回所提取強積金方可自由買賣等條件。
(3)優化大灣區與青年的關係,協助建立「大灣區朋友圈」。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香港未來經濟必然之路,可是不少青年仍慨嘆「參與大灣區建設難」,主因是他們在內地「冇人冇物」。青年創業搵工習慣與朋輩互換資訊,我們要協助青年建立「大灣區朋友圈」,方法就是讓港青更容易往大灣區升學和工作實習,讓他們沉浸在大灣區群體中。譬如勞福局去年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便是讓本港企業委派青年往內地城市吸收工作經驗。新時代港青應以擁有粵港兩地人脈與履歷為目標,積極參與國家和香港建設,同時發展個人事業。
(4)重塑體制與青年關係,追回信任赤字。過去幾年,政府與青年的溝通互信遭別有用心的勢力腐蝕。重建信任是艱難複雜但重要的政治工程,而重建工夫必須從共同準確理解一國兩制的基礎做起。筆者相信,直接溝通是釐清誤會、解開矛盾的不二法門。政府改組後有逾50名問責官員,若他們往後每周抽出一小時會見10名青年,5年任期就可以讓超過12萬青年有機會與官員面談,一點一滴重建溝通渠道和信任,解開心鎖,就可共同前進。
人生萬事須自為,跬步江山即寥廓。追求進步是青年最寶貴的特質。習近平主席將出席香港回歸25周年慶典暨新政府就職禮,可見他對香港的關愛和支持。我們都期待體制和青年齊心同行,為香港同開新篇,一國兩制可以行穩致遠。
(刊於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