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美國結束量化寬鬆措施的影響修正議案 – 發言 (林健鋒)

主席,2008年開始,美國推出量化寬鬆措施,並且以超低利率來挽救經濟, 數年之間“放水”規模達至3萬億美元。上月聯儲局預告很快會開始逐步“收水”,早兩天伯南克又說寬鬆貨幣政策會維持一段時間,但無論在何時“收水”,退市必定會發生,屆時一定會對香港經濟造成影響。

過去數年人民幣處於升勢,量化寬鬆導致美元貶值,正正是一邊水深,一邊火熱,香港夾在中間最受影響。除了帶來通脹,影響市民日常生活外,亦都對中小企造成很大衝擊。這數年歐美經濟不好,定單亦減少,賣價眾所周知,不可能增加,香港的出口價錢也是維持在數年前的價位,但是成本天天上升,工資又增加,再加上港元本身已經貶值, 開廠房、做小生意的中小企真的很慘。

在過去數年, 政府採納了我們經民聯幫助中小企的建議, 例如1,000億元特別信貸保證計劃和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 幫助中小企向銀行借錢,避免企業倒閉,保住很多香港人的“飯碗”。政府亦同意我們加大出口信用保險保障範圍的建議, 表達對出口貿易的支持。

主席, 時移勢易, 伯南克說“收水”, 大陸亦可能繼續收緊銀根,在香港的熱錢隨時會撤走,息口亦會向上升,中小企想借錢將會更困難, 加息亦會令借貸成本增加。

不過,結束量化寬鬆是一個信息,表示美國經濟有改善,我們都寄望可以改善出口,更鼓勵香港的企業研發多些新產品,轉守為攻,接更多定單。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世代,產品研發很倚賴人才,所以一方面我們要重視培訓本地人才,另一方面亦要吸引全球各地的頂尖人才,除了可給予稅務優惠,亦可放寬輸入人才。有人才做好基礎,企業才可“打得出去”。

主席,另一很受量化寬鬆影響的就是我們的樓市。有數個因素會導致樓價高企,第一是供應不足:土地供應和興建樓宇的問題,並非一時三刻可以解決。第二,就是流動性充裕:2008年以前銀行結餘約有100億港元,但2009年曾經高達3,000億元,熱錢投入樓市,銀行多“閒錢”,就會以低息吸引按揭生意。第三是超低利息環境:2008年12月開始, 聯邦基金利率只有零至0.25%, 香港的實際按揭利率可以低至2.15厘, 供樓較租樓便宜, 大家當然想買樓。第四就是需求殷切:結婚的人要搬出來住,年青人亦想有一個小小的家可以獨自生活,有人想買樓保值和投資, 人人都想買樓, 樓價當然會上升。

但是,量化寬鬆的結束會令美元轉強,港元亦會跟隨升值,而熱錢離開,銀根收緊,銀行借錢時會更審慎,利率亦會上升,加重市民供樓的負擔,樓價亦有可能因此有所調整。舉例而言,假如現在每月供樓金額是9,400元,如果加兩厘息,月供便要約11,000元,上升兩成。以現在按揭供款佔收入比例高達56%的情況, 會增加供樓家庭的壓力。

主席,我們想樓價回落到一個合理、市民可以承擔的水平,但是,政府亦都要小心,沒有人希望重現當年樓價暴跌的情況。今天除了首次置業的本地用家, 可以避過“3辣招”外, 其他人想買樓的話無一幸免地會被辣到。即使是香港人的公司,正正經經做生意,政府都好像不信任他們,買單位讓員工住都要額外付稅。“辣招”辣到幾乎凍結了樓市交易,影響市場走向。這段時間是起到作用,但隨着美國“收水”,非常時期將結束,“辣招”對市場的干預可能會令市場少了買家,對樓構成壓力。當市場回復正常, 可以再考慮非常措施的必要性。

主席,政府每一項政策和規劃,都要小心考慮,一定要兼顧整個社會和不同界別,亦要給予時間社會適應。作為官員,聽取意見不可以只是聽一邊,說話亦要很小心,不要信口開河,好像飲醉酒的般胡亂說話。世界是不斷改變,金融界別如是。所以,政府不應因那一方的嘈吵聲較大,便聽他們的話,而是需要兼顧全香港各界別人士的聲音。我們希望政府的管治能力可以上升, 香港未來一定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