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應對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帶來的挑戰和機遇議案 – 發言 (張華峰)

主席,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自貿區”)在今年9月正式啟動。上海自貿區從籌備到成立,一直牽動內地和香港商界的神經。這不單是由於自貿區的貿易和金融改革的創新,對內地的經濟發展將有深遠的影響,更重要的是上海自貿區的發展,令香港業界再一次感到香港的發展需要更加迫在眉睫。儘管香港政府一直奉行“大市場, 小政府”, 但面對內地的開放, 以及內地從計劃經濟進一步走向市場經濟,政府政策主導市場發展的情況是非常明顯的。香港更需要全面部署和進行政府與政府之間的磋商,讓香港可以在內地的開放過程中, 發揮香港金融的整體優勢, 達致雙贏。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韓正近日接受內地傳媒訪問時指出,上海自貿區的重點是貿易的便利,針對的主要是服務性行業和服務性企業,而香港針對的是金融業,兩者不存在競爭。他同時指出,上海自貿區的金融改革政策,主要是為了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不過, 香港業界高度關注上海自貿區的4項金融改革, 而有關措施的細節尚未公布。有關改革包括:人民幣可兌換、利率市場化、人民幣跨境交易和結算及外匯管理辦法。

除了貿易和其他服務業的開放之外,我主要想談談金融業方面的情況。其實,就從內地金融業開放直接獲得的業務或商機而言,我們的業界仍有待努力。雖然CEPA 10允許香港證券行成立合資的全牌照證券公司, 但只能從事A股業務, 不能從事H股業務, 即未能在香港的股票市場引進內地資金。所以, 香港證券行要開拓內地的金融市場, 仍然是漫漫長路。我們希望政府可以從實際出發,推動CEPA 10及QDII2的政策。

我們認為政府責無旁貸。內地的金融市場開放牽涉到政府的政策層面, 在這方面, 香港金融業界甚至本地證券行均無能為力。“大市場, 小政府”只適用於香港成熟的市場, 而面對內地經濟轉型, 我們認為香港政府部門應該扮演更積極的角色,讓香港可以在內地未來的金融改革開放過程中發揮更大的優勢。

上海作為中國的一個大城市,在上海自貿區的籌組過程中,上海政府尚且要由上海市長帶領到中央爭取,這些根本並非香港任何企業甚至業界所能做到的。韓正指上海自貿區自成立以來所牽涉的部門眾多,而且需要反覆磋商。這些部門包括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商務部等。在籌組上海自貿區的過程中,工作更包括成立由商務部部長和上海市長擔任組長的工作小組, 他們推行這些政策的積極態度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最後我想指出的是,上海市政府以如此龐大的人力、物力爭取自貿區的改革政策, 予人的感覺是其主要考慮是從上海的發展角度出發。儘管香港業界也可能會在開放中得到一些發展的機會,但對本港金融機構而言,讓業界參與內地金融市場的改革開放,香港政府和業界一定要有部署、有組織和主動地向中央政府爭取,別只在等中央政府提供政策, 只有這樣才能發揮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主席, 我謹此陳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