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尋求撤銷人大常委決定,重新啟動政改程序議案 – 發言 (梁君彥)

主席,去年8月31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人大常委會 ”)就行政長官普選的問題及 2016年立法會的產生辦法作出決定(“八三一決定”)。

政改第二輪諮詢已經展開,政府計劃在第二季向立法會提交政改方案進行表決,即俗稱政改“五部曲”的第三部曲。如果政改方案不獲通過,2017年的行政長官選舉便會沿用上任行政長官的產生辦法,而2020年普選立法會的希望亦會落空。香港經濟民生聯盟(“經民聯”)認為,八三一決定是人大常委會經參考行政長官的報告及根據香港社會的實際情況所作出的決定,是莊嚴而有法律基礎的決定。有關決定亦已考慮香港是國家範圍內第一次實行普選制度,不能一踘即蹴,並符合循序漸進的原則,為落實普選提供了憲制的基礎。故此,經民聯絕不認同撤銷八三一決定和重啟政改的建議。

何秀蘭議員的原議案指出,八三一決定扼殺了落實真普選的空間,我想反問何議員及其他泛民議員:今天2017年“一人一票”選舉特首的機會就在前面,我們是否仍要放棄這個觸手可及的機會,堅持從頭開始,然後一直重複地做,直至可以一次過達到他們想要的普選模式,也不肯向前走一步呢?泛民的態度才真正扼殺了普選的空間。我想強調,世界上並沒有單一的民主制度,不同國家和地區必須因應本身的實際情況,決定本身的民主選舉制度。香港並非一個獨立的國家,而是國家內的一個特別行政區,因此政制發展必須根據《基本法》和人大常委會決定的框架進行。

泛民議員認為八三一決定操控提名委員會,必須按照北京的旨意篩選候選人,這是重大的謬誤。提名委員會由四大界別組成,用意是體現香港不同界別的利益均有代表,符合《基本法》和人大常委會決定中廣泛代表性和均衡參與的精神,確保普選產生的行政長官符合香港的整體利益,避免民粹主義的出現。參選人只須年滿40周歲,是香港永久居民,過去20年在香港通常居住,並在外國沒有居留權,符合愛國、愛港的基本要求。中央和特區政府從來沒有否定哪些人可成為參選人和候選人,亦沒有對選舉權和被選權作出限制,這是十分清楚的。此外,在八三一決定的框架下,提名委員會的組成和產生辦法、提名程序和普選的投票安排仍然可以進一步討論,只要選舉制度設計得宜,選民絕對有力左右選情,提高選舉的競爭性。相反,泛民議員堅持討論未來選舉制度的細節安排,肯定無法做到他們所說的反映市民的真正意願。

再者,撤銷八三一決定、重啟政改及挑戰中央和人大常委會的權威,對香港的長遠發展百害而無一利,在現實中是不可能的。八三一決定便是香港依法推進政改的重要根據,不能像“玩泥沙”般,說撤回便撤回。

政府已經說得很清楚,如果政改方案遭立法會否決,“五部曲”便會在第三部曲終人散,2017年將不會有“一人一票”選舉特首,而是繼續沿用 2012年 由1 200人的選舉委員會投票選舉特首的安排,須待至下一次重啟政改才有機會再討論選舉特首的安排,而最快將會是2022年那一屆的特首選舉。請各位議員撫心自問,這是否民意所向呢?正如林鄭月娥司長指出,距離2017年行政長官普選只是一步之遙,政府亦已清楚表明,在 2017年普選行政長官後,選舉辦法仍有優化的空間;相反,拖垮2017年的普選,就等於毀滅2020年普選立法會的機會。

經民聯認為,倘若今次政改“凍過水”,社會將會繼續陷入永無休止的政治爭拗和內耗,對香港經濟和民生造成巨大的損害。全港700萬人的生計及香港的競爭力均會下跌,泛民妄自以自己的理想來換700萬人未來10年的生活,我們認為不值得。

去年,香港零售銷售貨值錄得自 2003年 SARS以來首次下跌,這對我們是一個警號,再加上現正面對產業發展、土地和人才短缺的問題,只有成功落實普選,政府才能夠累積政治能量,面對挑戰。現在是關鍵時刻,如果泛民議員繼續無視現實情況,只談理想,堅持己見,提出妙想天開的要求,橫生枝節,對玉成其事並無幫助。

近期多項民調均顯示,希望落實普選的市民超過半數,可見大家也不希望 2017年只能透過電視觀看 1 200人投票。市民都希望親身投票,選出自己的特首。因此,經民聯反對議案和修正案,並呼籲泛民議員懸崖勒馬,認清現實,不要成為千古罪人。

主席,我謹此陳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