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國際學校學額的供求 – 書面質詢 (林健鋒)

以下是十一月二十七日在立法會會議上林健鋒議員的提問和教育局局長吳克儉的書面答覆:

問題:

  有商界人士向本人反映,本港的國際學校學額不足,特別是港島及九龍區的小學學額,令不少有意來港發展事業的人才,因擔心子女無法在港覓得適合的學校就學而卻步。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是否知悉,過去五年,本港國際學校的平均入讀率為何;現時各所國際學校的輪候入讀學生人數及當中最長的輪候時間分別為何;

(二)儘管教育局據報曾表示目前國際學校學額整體足夠,但鑑於商界指稱港島及九龍區的國際學校小學學額尤其不足,政府有否研究各區的學額是否有供求失衡的問題;若有此問題,有何解決方法;

(三)教育局有否評估,配偶為非香港永久性居民的內地婦女在香港所生的子女(俗稱雙非兒童)來港就學,會否加劇國際學校學額不足的問題;若會,當局有否研究相應對策;

(四)當局會否考慮加快審批辦學團體改建空置校舍為國際學校的申請,以解決國際學校學額不足的問題;若會,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及

(五)除了分配空置校舍予辦學團體開辦國際學校外,政府有否其他措施解決國際學校學額不足的問題;若有,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特區政府支持國際學校蓬勃發展,主要滿足在香港居住和因工作或投資而來港的海外家庭對國際學校學額的需求。現就問題的五個部分回應如下:

(一)根據本局每年進行的「學生人數統計調查」,英基學校協會(英基)屬下學校及私立國際學校由二○○八/○九至二○一二/一三學年的平均入讀率為88.9%。根據我們在去年底完成的顧問研究結果顯示,在二○一一/一二學年,輪候國際學校小學和中學學額(註一)的學生人數分別為3 918人及452人。因為有些學校可能並無剔除輪候名單上已獲其他學校取錄的學生,而一些學生亦可能同時申請入讀多於一所學校,其申請可能出現於不同學校的名單上,因此學校的輪候人數當中或會有重複或多報人數的情況。顧問研究已就上述情況調整有關的數字。至於個別國際學校的輪候學生人數,本局未能提供有關數字。另外,根據二○一一年政府統計處進行的主題性住戶統計調查,入讀英基學校、私立國際學校和私立獨立學校的學生中,超過70%由申請至成功入讀的時間少於六個月。我們沒有就個別國際學校的輪候時間進行統計。

(二)本局在規劃國際學校學額時,是以滿足全港需求作為基礎。根據上述的顧問研究結果,因商界計劃在港拓展業務,而海外家庭來港以致學生人數增加、本地家庭對國際學校學額的需求、以及國際學校輪候名單顯示學額有供不應求的情況,預計國際學校學額在未來五年的需求將會增加。到了二○一六/一七學年,全港將會欠缺約4 200個國際學校小學學額。

  顧問研究結果顯示,二○一一/一二學年,港島區提供的國際學校學額佔54.3%,九龍區佔25.1%,新界區則佔20.6%。雖然國際學校學額集中在港島和九龍區,但居於港島和九龍區的學生僅分別佔國際學校學生總數的31.6%和15.4%。居於新界區的學生比率(28.6%)(註二)較於同區就學的學生比率(20.6%)為高。換言之,不少居於新界的學生現時需要到香港或九龍上學。因此,於新界區發展國際學校能滿足相關的需要。

  另一方面,顧問研究亦指出,大部分國際學校均認為,除了提供用以興建校舍的工程設備貸款及分配位於港島區毗鄰現有校舍的全新土地/空置校舍外,分配位於新界區的全新土地/空置校舍較分配九龍區的全新土地/空置校舍更有幫助。由於港島區現時並無全新土地可供發展國際學校,我們在下一輪分配工作,會先分配在新界區的空置校舍和全新土地,以增加國際學校學額的供應。

(三)上文提及的顧問研究部分是根據就國際學校學額的供應進行的主題性住戶統計調查所蒐集的數據推算需求數字。主題性住戶統計調查是涵蓋全港的統計調查,而配偶為非香港永久性居民的內地婦女在港所生的子女均被視為本港居民,我們在顧問研究中並沒有就有關人士對國際學校的需求另外作出評估。

(四)我們支持國際學校體系發展的其中一項便利措施,是透過分配空置校舍,讓辦學團體翻新校舍用作營辦國際學校。在二○○七/○八至二○一二/一三學年期間,我們透過校舍分配工作合共分配了七所空置校舍,以擴展或重置現有的國際學校及設立新的國際學校。當中包括在本年四月分配的三所空置校舍,預計在二○一六/一七學年前可提供1 150個額外小學學額和210個中學學額。我們現正就於大埔區及南區兩所空置校舍發展國際學校的建議諮詢有關區議會。如獲區議會支持,我們計劃在本年內邀請意向表達。

  此外,處理改建空置校舍的申請須視乎各項因素,包括所申請的校舍是否適合及可供作國際學校用途、是否需要其他部門或組織(例如城市規劃委員會、屋宇署、房屋署等)批准、申請是否涉及更改土地或建築物用途的程序、以及社區人士的意見等。我們會繼續就使用空置校舍發展國際學校的申請提供支援及協助。

(五)我們將根據顧問研究的結果以及近年落實支援措施的經驗,從多方面手籌劃未來數年的工作,以應付國際學校學額短缺的情況。除了分配空置校舍外,我們計劃分配土地發展國際學校、尋求現有國際學校善用現有校舍和土地增加學額,以及加強網上的資源便利國際學校擴建或重建的工作。另外,我們已去信呼籲國際學校善用每班最高可容納的學生人數以取錄更多學生,確保有效運用土地資源及校舍,並優先考慮海外家庭子女的入學申請及取錄非以英語為母語的海外家庭的子女。我們亦建議國際學校考慮設立機制,預留特定比例的學額予由海外招聘或派駐本港的人員的子女。我們現正就於西貢區、大埔區及南區利用空置校舍及全新土地發展國際學校的建議諮詢有關區議會。如獲區議會支持,我們計劃在本年內邀請意向表達。

註一:包括英基屬下學校、私立國際學校和私立獨立學校提供的中小學學額。

註二:其餘約25%學生的居住區域不詳。

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1311/27/P2013112703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