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2016年撥款條例草案》- 發言 (張華峰)

主席,2月份公布的財政預算案(“預算案”)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自2008年上任以來發表的第九份預算案。根據市民的評分,今年的預算案的得分不是9份預算案之中最高,因為司長今年削減了部分為基層市民提供的紓困措施。然而,就整體觀感和評價而言,預算案得到不少市民的認同和讚許,正如司長所說,在今時今日的香港,除了 “講金 ”,還要 “講心 ”。司長透過預算案表達對香港人的愛和情懷,正正打入市民的內心。

作為金融服務界別的議員,我先不“講心”,因為我想“講金”  – “金融”的“金”。在今年的預算案中,司長將推動創新放在最重要的位置,還特別提及不少金融科技創新措施。我認同司長的看法。一個社
會如果欠缺創新能力,便會被其他敢於擁抱新思維的地區淘汰。香港由小漁港發展至今天的國際金融中心,有賴香港人不斷努力拼搏,並推動創新轉型,才有今時今日的香港。

金融科技創新是近年全球最熱門的話題,因為人們普遍認為這是新經濟的一個重要機遇,也是以金融為主骨幹的社會未來發展和增長的引擎。我非常支持政府成立督導小組,專責處理金融科技發展。在金融科技發展方面,有兩個最重要的問題:第一,發展速度和效率,因為時間決定成敗;第二,是監管方面未能適度放寬,永遠因循守舊。

司長在今年的預算案中特別提及“區塊鏈”技術,這項技術最早應用在網上貨幣,也可以應用在大部分網上交易,包括股票買賣、股權轉讓等。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已積極籌備成為第一間應用這項科技的交易所,數間外資大行也在積極進行研究。可是,香港仍停留在非常初步的階段,不但起步太慢,還以慢數拍的速度追上去,在這個爭分奪秒的社會,我們怎能與其他人競爭?

至於監管方面,我先表揚香港有一個完善的金融市場監管制度。以股票為例,在去年年中資本市場大波動期間,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 (“證監會 ”)的監管制度得到國際傳媒和社會的肯定和高度評價。有效的金融監管可以好好保障社會和公眾的利益,這一點相當重要,但如監管過嚴、因循守舊及未能與時並進,便會大大阻礙市場發展。

以個人對個人(P to P)網貸及股權眾籌為例,很多地區已積極發展及主動完善法例,為市場提供適合業界發展的空間。但是,金融科技督導小組的報告只提到,要求科技公司檢視現有規管環境是否存在運作空間,與其他市場主動和積極尋求辦法,以解決規管問題的做法完全是南轅北轍。

以證券界為例,我們數年前已希望利用市場流行的新科技拓展市場,包括提倡利用手機即時通訊軟件“落盤”,以及利用現時非常成熟的網上視頻協助我們進行開戶認證。就這兩項建議,由於證監會因循守舊,不斷向業界強調要根據現時法例,一直不肯讓我們利用金融科技來拓展市場。試問金融界怎能與時並進,繼續發展?

根據英國諮詢公司月初公布的金融中心指數,香港被新加坡取代了第三位置。新加坡非常積極發展金融業務,早已視香港為假想敵。該國上月更批准設立一個眾籌平台,進行股權,甚至是債務眾籌。我們剛完成審議財資中心利得稅減半法例,新加坡很快便作出反應,把稅率降至低於香港要求的水平,由此可見新加坡的野心。如果我們不加把勁,積極主動發展金融創新科技,創造出一個理想的經營環境,恐怕日後便不會有“紐倫港”,只有“紐倫新”。

在金融方面,我想談談中港融合問題。前年11月,滬港通正式開通後,我們便實行兩地基金互認。我相信,香港作為國家的國際金融中心,本地金融市場與內地合作只會有增無減。司長在去年的預算案中提出,會與證券界到內地舉行路演,推廣滬港通和即將落實的深港通。現時總理李克強已表明會力爭在今年內開通深港通,但司長竟然撇除路演安排。早前在當局致特別財務委員會的回覆中,政府只表明會在適當時候檢討這個計劃。我認為司長應在深港通啟動前,盡快啟動有關計劃,做好準備,確保計劃能成功推行。

主席,在“講金”之後,我要“講心”。這個“心”,是香港的心,也是中國的心。預算案的另一個亮點是比較“本土”。司長引用廣東歌、支持粵語電影,又大談本土意識,真情表達他愛香港的情懷,其感性的表達更為預算案和他自己贏來不少的掌聲。

但是,我認為預算案可貴的地方在於司長能在大談本土之餘,清晰明確地向市民闡明,本土不等於暴力,也不等於“港獨”。主席,目前社會上有些激進分子不斷借本土之名搞事,發動光復及大年初一晚發生的旺角暴動等活動。他們的“如意算盤”是企圖借本土之名掩飾暴力的本質,也企圖借本土之名迷惑市民,煽動“港獨”思維。

面對被騎劫的“本土”一詞,司長沒有刻意迴避,反而坦誠面對,真誠表達他的本土情懷。司長還在回應有關預算案的提問時表示,“本土 ”一詞不應被人壟斷,社會不應鼓勵,也不會接受所謂 的 “勇武行為”。司長這種不迴避敏感問題,真誠表達自己感情的態度值得點讚。他的明確闡述更撕破一小撮激進分子偽善的面具,讓市民看清他們“港獨”的本質,有助遏制“港獨”思潮的傳播和蔓延。

面對不少“港獨”分子日漸猖獗的行為,預算案在多個細節上作出回 應 。舉例 說, 預 算案 為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預留 1,600億元撥款,用於透過不同途徑舉辦各種活動,促進市民對“一國兩制”及《基本法》的認識和了解,以及為民政事務局預留1億2,600萬元撥款,用於資助香港青年到內地交流等。這些撥款安排均有助香港市民,尤其是青年人正確認識“一國兩制”及《基本法》。資助青年人到內地交流,更可增強青年人對國家的認識和了解。我認為這些撥款安排十分“貼地”和有必要,我毫無保留表示支持。

主席,這些撥款安排的出發點固然好,如落實得宜,無疑有助香港人明白,香港與中國的關係是地方與中央的關係,兩者唇齒相依,理應互惠共榮,而非互相排斥割裂。無奈的是,我們近年看到部分人士,尤其是青年人對國家和民族的感情薄弱,個別人士的思想還滲透了“港獨”等分裂國家的意識。最近更有人明目張膽成立政黨,開宗明義要搞香港獨立,這是極其危險的信息。

就此,我衷心希望有關部門檢討一下推廣 “一國兩制 ”及《基本法》,以及資助香港青年人到內地交流等活動的成效,並以市民,特別是青年人更容易接受的方式來推動這些活動,讓有關政策措施落實得更好、更具成效,也令撥款用得其所。

近年有人不斷拋出“港獨”思維、港人民族自決等言論,我相信很多以身為中國人而感到驕傲的港人,真是有千枝針刺在心的感受。香港千百年來都是中國的故有領土,即使在前殖民地時代,每當內地出現大規模災難,例如,1991年發生的華東水災,在短短10天內,香港人已籌集到4億7,000萬元賑災,體現了香港人與內地人血濃於水的感情。

司長在預算案演辭結尾時表示“憑着愛,我信有出路”,這句話說得十分好,呼籲我們熱愛香港,激發起我們愛惜香港的情懷。惟有如此,香港才有機會重新凝聚,才會有出路。我希望香港市民熱愛祖國,放下偏見和對立,客觀看待祖國的發展,抓緊祖國發展帶來的機遇。我更希望香港市民,尤其是青少年能親身到內地體會一下,能為祖國的進步、經濟的迅速發展而感到驕傲,並能以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驕傲。

我謹此陳辭,支持通過預算案。多謝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