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鬆綁內地專才來港置業 讓人才落地生根(龍漢標) – 評論文章

香港是一個開放型的經濟體,猶如一塊強力的磁石,吸引世界各地的專才,這是我們一直以來的優勢。更重要的是,香港不單止要匯聚人才,更要留住他們。要令專才留港發展,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要讓他們在港落地生根,在香港置業。當他們有安穩的生活、房屋資產,自然會生出歸屬感,繼續留港發展。

去年的施政報告,政府宣布優化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容許投資五千萬港元或以上住宅物業,可以計算入投資總額上限一千萬港元。以往這計劃的投資,是不可用於購買住宅物業的,經過不斷爭取,最終投資者可以將一千萬投入住宅物業之中。至於目前樓價步入向下調整周期,政府亦着力吸引人才來港,計劃中投資住宅物業的限制,確實有調整放寬的空間。

這計劃以五千萬元以上住宅物業作門檻,目標是要吸引一些高資產人士來港,可以說是一個投資移民計劃,對於這類高資產人士,相信將買住宅物業當中的一千萬計入投資組合是合適的。反而我們需要關注另一類的來港專才,就是一些專業人士,包括透過高才通計劃來港的內地高才,我們如何鼓勵他們在港置業安居、落地生根呢?

固然政府取消所有辣稅之後,內地專才買樓所付的印花稅,亦跟港人一樣。但他們仍面對另一個問題,就是他們雖然來到香港,但因為內地有外匯管制的關係,他們的儲蓄仍留在內地。當他們未能將儲蓄帶來香港置業、付首期,他們要在香港安居,仍是一種障礙。

盼參考互聯互通機制 允匯款來港置業

要協助內地專才在香港落地生根,筆者建議特區政府可以跟中央商討,透過一個閉環式的管理模式,容許這些專才將他們內地的資金帶來香港置業。所謂閉環式管理,就是當他們日後轉賣物業的時候,規定將那些資金匯回內地,這樣就可確保不會對外匯管制造成影響。其實香港與內地股票交易的滬港通及深港通,已有類似的機制可作參考。筆者在差不多一年半前已經提出這個構想,期望得以落實,讓內地專才來香港以後,能夠落地生根,對香港更加有歸屬感。

刊於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