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30日,國際調解院公約簽署儀式在香港隆重舉行,筆者有幸在現場見證這一歷史時刻。外交部長王毅在致辭時表示,相信國際調解院這顆新星將與「東方之珠」共同成長,交相輝映。一直以來,國際金融中心、中西文化薈萃、社會多元包容、治安良好、簡單低稅制等獨特優勢,是香港享譽國際的金名片。香港的法治建設成果和法治品牌也一直是特區引以為傲的專業力量,國際調解院總部落戶香港,這是難得的歷史契機和時代使命,香港一定要趁勢向前,有所作為。
調解解決國際爭端符合各國共同需求
傳統上,國際間爭端多依賴國際法院及常設仲裁院去處理。然而,訴訟雖具權威與正式性,卻常因程序繁複、公開審理等因素,而無法顧及當事方在國際商業活動中所高度重視的靈活性與私隱性。仲裁固然回應了部分這類關切,特別在保密性和中立性上具備一定優勢,但即使是仲裁,過程仍可能趨於對立,並帶來高昂成本和時間壓力,更重要的是兩者均缺乏了容許雙方談判的空間。而國際調解院獲得超過60個國家與20個國際組織(包括聯合國)的鼎力支持,回應了全球多元經濟體系中對有效、靈活及和平爭端解決機制的迫切需求,為應對區內高度複雜的經濟與法律環境提供了嶄新選擇。
自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一帶一路」國際研究院的一批國際法專家意識到,這些國家要做成生意,一定要對其投資獲得有效法律保障方有信心。法治是投資者信心的基石,但由於「一帶一路」成員國之間的法律、宗教、政治、文化、語言、制度等都不相同,對於一些跨境跨國投資,投資者都不太願意到制度陌生的法院去打官司,以至影響其投資信心。有見及此,在香港成立的「一帶一路」國際研究院,通過50多位國際貿易及爭端解決專家共同努力,推動建立「一帶一路」紛爭解決機制,使得一批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深信,調解能在多元文化、宗教、法律體系及經濟背景下提供談判空間,有效化解國與國之間的矛盾,並最終達至雙贏。
自2015年起,我們共同倡議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立「國際商貿調解模式規則」(Model Agreement)及「替代性爭端解決機制」,該倡議已獲50國專家一致認可,先後於2016年10月及2023年10月在香港一同向世界公布倡議的調解機制規則及跨境跨國的商貿協議範本的內容,至今已有33個國家將其翻譯成當地語言。該倡議能夠如此普及,是因為這套規則行之有效,能夠獲得各國專家的高度認同與信賴。我們一致認為,國際經貿爭端解決不單涉及法院及仲裁,亦應加強調解機制。
各國探討國際調解的路徑
筆者曾參加在韓國舉行的一場國際會議,一位韓國參會者發言時指出:「調解不應只限於國內,更應應用於解決國際層面的紛爭。」此言打動了在場很多國際參與者。事實上,調解在全球各地成功率甚高,使用者普遍滿意,關鍵在於它能有效減少緊張、衝突及風險,如果國際調解普及,將有助於建立和完善地域間的秩序。
這次國際調解院由中國倡議並推動成立,有其好處。調解雖然是雙方自願,但經調解的和解協議具有法律效力。因此,調解結果需要執行力,需要有實力的機構、有威望的調解員,才更有助解決國與國之間的紛爭。因此,中國願意做國際調解院的推動者,而選址香港實乃對推動國際調解有莫大幫助。國際調解院總部選址香港,不僅反映出中央對香港「內聯外通」了和法治等優勢的高度認可,更充分體現了香港在全球爭端解決領域的獨特地位。香港融匯普通法與大陸法,兼具中西法系優勢,並擁有豐富的國際聯繫、雙語專業人才,能為國際參與者提供最具中立性、專業性和國際吸引力的解決平台。
香港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一員,應積極推動法治建設、規則銜接和人才交流,為國家「併船出海」解決經貿爭議提供強大支援。2025年4月,中國邀請聯合國193個成員共同商討如何維護國際多邊貿易的公平發展,我們要以包容、開放、共贏、公開的態度,創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全世界都在注視中國的行動,世界性是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獨特優勢。
中國的體量與文化適合推動國際調解
當今國際局勢動盪,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部分國家不斷挑戰國際規則,威脅多邊貿易體系穩定。國際調解院的建立賦予香港重大角色,國際調解以中國智慧回應全球和平發展的迫切需要,為維護國際秩序、推動合作共贏樹立典範。國際調解院可以作為其他國際機制(如國際貿易組織規則)的補充更能填補國際商事爭端、跨境電商、投資等新型爭議解決的空白,回應時代的需要。
正如行政長官李家超在國際調解院公約簽署儀式致辭時所說,「香港的法律制度健全、高效且備受尊崇,我們世界前列的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專業人員亦居功至偉。他們大多精通雙語甚至更多語言,熟知國際規則和慣例,有助香港成為解決爭議的首選地點。」筆者相信,中國把握歷史大勢,站立於時代潮頭,提出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其中不僅凝聚各退一步、互諒互讓、達至雙贏的東方智慧,而且對自願解決國際紛爭、推動人類社會和平與發展,也有正向推動作用。筆者期待「六尺巷」體現的中國傳統智慧,為當今的世界格局注入新能量、激發新啟示。
筆者留意到與會的各國政要、駐華機構代表亦對中國尊重國際法權威,維護國際秩序的負責任大國貢獻予以肯定和讚賞,筆者期待香港特區扮演好「調解員」角色,培養一批具國際視野,且對不同文化宗教、法律、政治制度等有深入了解,將專業知識巧妙在地化、國際化的高端人才,為國際調解院的長遠發展和全球和平事業提供人才儲備和智力支持。
原文刊於紫荊論壇:https://bau.com.hk/app/article/1390276121477709824/app/content_1390276121477709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