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關稅戰損人損己 聯通內外禦風險(林健鋒) – 評論文章

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會在美當地時間周一宣布向所有進口鋼鋁加徵25%關稅,又明言關稅獲延期1個月的加拿大及墨西哥,要採取更多行動。早在今個月初,特朗普已簽署關稅令,對來自墨西哥的進口商品徵收25%的關稅、對來自加拿大的非能源商品徵收25%的關稅、對加拿大能源產品徵收10%的關稅、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加徵10%的關稅。美為自身利益,不斷擴大關稅戰範圍,如今更向所有進口鋼鋁加徵25%關稅,與世界自由貿易為敵,損人損己、破壞世界經濟的穩健復甦增長。

未雨綢繆減低對美國市場依賴

加拿大是美國最大的鋼鋁供應國,其中原鋁佔美國去年首11個月進口量約79%。加拿大創新、科學及工業部長商鵬飛表示,加拿大鋼鋁支持着美國國防、造船和汽車等關鍵行業,加方將繼續為加拿大的工人和業界挺身而出。美國政府上周宣布對所有中國輸美商品加徵10%關稅,有關措施適用於香港。同時美國郵政也一度停收中國內地和香港寄出的包裹,但半日後又改口撤回禁令。

這種反覆無常正是特朗普一貫的執政風格,不僅體現在對中國上,也體現在美國對墨西哥和加拿大等鄰國盟國上。有人質疑美國的關稅行動,因有關行動影響到價值約1.3萬億美元的商品貿易,受影響商品佔美國進口總額43%。若美國當真課稅,會為自身經濟造成重大供應衝擊,可謂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關稅戰的影響最終將轉嫁到美國本土市民身上,尤其是對基層市民而言,貨物成本的上升將使他們的生活更加困難。美國農民也將成為貿易戰受害者。由於中國對美國關稅戰迅速反制,宣布對美國農產品徵收關稅,許多美國農民生計受到影響。可見,美國關稅政策不僅損害了中國內地和香港特區的利益,也在無形中削弱了美國自身的經濟基礎。

在當前全球經濟環境中,美國對中國內地和香港特區加徵關稅的行為,嚴重違反世界貿易組織規則,不僅無益於解決自身問題,也破壞中美正常經貿合作,完全是損人不利己。關稅戰的開啟,讓我們看到了美國在貿易政策上的短視與不負責任。對此商界要有心理準備,特朗普任內的貿易政策將會充滿不穩定性,企業須未雨綢繆,減低對美國市場的依賴。

香港應該積極開拓新貿易夥伴

面對美國的關稅措施,香港商界早已做好準備,許多企業在去年第四季便開始因應美國可能提高關稅而提早入貨,甚至考慮將生產線搬遷至其他亞洲地區。我相信商界在今年第一季會保持觀望態度,未必會立即將內地業務搬往其他地區。

香港作為中國的特別行政區,擁有獨特的地理和經濟優勢,成為中美貿易的重要樞紐。過去十年中,美國對香港的貿易順差達到2,715億美元,這充分顯示了雙方在經濟上的互利共贏。美國企業在香港有龐大商業利益。但特朗普依然針對香港出手,顯然在貿易戰下香港已經不可能置身事外,特區政府需要將應對貿易戰作為施政的一大考慮,做好趨利避害預案。

香港在這場硬仗中必須穩紮穩打, 我們擁有良好的商業環境和穩定的法治體系。現時香港的生產總值(GDP)在穩步上升。這種背景下,香港應該積極探索開拓新貿易夥伴。這不僅能幫助抵禦外部風險,還能促進本地經濟多元化發展。

香港具有「內聯外通」的戰略定位,面對美國發動貿易戰,香港的角色和優勢將更加重要。我們更要主動出擊,配合國家維護權益的行動,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全力保持與西方歐盟市場的聯繫,更要大力開拓東盟、阿拉伯、「一帶一路」市場。

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程度越來越高。貿易政策不應該是「誰大誰惡誰正確」,而應該是坐下來平等對話。唯有通過對話,才能真正解決貿易摩擦。中美兩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必須認識到彼此之間的合作是不可或缺的。唯有通過對話與合作,才能實現雙方的共同利益,推動全球經濟的穩定與繁榮。

刊於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