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4年當選立法會議員,我正式踏上從政之路。晉身議會後,我不時提醒自己︰從政者當常以什麼為念?我亦經常反思怎樣才算是稱職的代議士。依我看,以人文精神為基礎的治理觀念至為重要。香港人文精神既要由各界努力弘揚,也要透過傳媒「求真、求是」的報道,令市民明辨形勢、獲取正確資訊。大家各展力量,才能令香港人文精神的美好面貌得以延續。
先賢有諺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說的是以人為本、尊重人的價值,這是人文精神最基本內涵。我從政20年,見證香港的韶華與挑戰。在我眼中,立法會的存在,是人文精神的一大體現,而從政者的素質,正是締造人文精神核心價值和美好面貌的關鍵。立法會要做到以民為本,憂民所憂,解民所困,讓市民有尊嚴地生活,協助政府締造多元共融的社會。這是從政者以及官員最基本的自我要求。
惠民生暖民心 立法會以民為本
今屆立法會標誌着一趟新里程。隨着特區完善選舉制度,議席由70席增至90席,由選舉委員會、功能界別及分區直選產生的議員,代表着社會不同界別、階層和專業背景的市民。議員想民之想,應民所呼,這樣的議會組合,有着均衡參與和廣泛代表性,為香港人文精神打下不容動搖的根基。
有了根基後,成事與否便取決於代議士的素質。今屆議會不乏新面孔,經過超過一年半的磨練與實戰,議員更懂得如何做好「民意代言人」和立法會的憲制角色,他們在保護市民權利上不遺餘力。議員無間斷監察政府依法施政,自去年一月開始至今,現屆立法會已通過了43項法案,數目較上屆立法會同期多出40%,效率提升,成果顯著。通過的法案中,都是以竭力改善民生、提升市民生活質素和構建更美好的社會為宗旨。例如通過重塑區議會,完善地區治理工作;實施過海隧道新收費,推動「三隧分流」;又如取消強積金對沖、加強職安健罰則、提升對「垃圾蟲」罪行定額罰款、提高安老院舍服務水平、改善城市規劃和土地工程的法定程序等。這些惠民政策的通過,背後也反映從政者的視野、素質、決心和毅力。
落區察民情 出訪取經說好香港故事
立法會議員一直面向全港市民,頻頻走入社區,實地視察及交流,了解民心民意,亦與不同業界及持份者溝通,緊握社會脈搏。議員不斷努力工作的動力,來自爭取香港及市民最大利益及福祉的決心。
大家會見到,議員在審議職安健罰則及輸入外勞議題時,由最初為着所代表的勞方、資方、專業人士等「民意」各自表述,到後來本着社會及市民整體利益,達成共識。又如最近討論落實「三隧分流」法例修訂時,有代表運輸業界的議員提出修正案,令社會有更深入的討論和關注,最後也是「和而不同,實事求是」,以社會整體最大的利益通過法案。
香港踏入由治及興新階段,面對國際局勢風起雲湧,國家和香港處於世界大變局,這正正考驗議員的素質,考驗議員如何從大局觀、國家觀及國際觀的角度出發,協助香港打開新局,發揚香港人文精神,令民生有所裨益。
因此,立法會致力對外說好香港故事,透過外訪及內訪,取經交流,鞏固並加強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有優勢。立法會近幾個月安排多次訪問團,包括在七月由我率領議員首次訪問福建省的福州和廈門,了解這兩個被視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門戶和具有「一帶一路」建設重大戰略意義的城市。整個考察成果豐碩,加深議員對福建省高質量產業發展的認識,亦可思考香港在「十四五」規劃支持下,如何加強與內地不同城市的協作。立法會其他事務委員會最近亦到訪大灣區多個城市及杭州,實地取經及借鏡,積極協助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與政府同心同進 改善經濟民生
從政者「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民生當前,議員絕不能退,必須與政府同心同進,良性互動,才能令香港人文精神的美好面貌得以延續。本屆特區政府不斷推出新猷,立法會議員也樂見其成,例如在11次的前廳交流會中,與官員廣談社會民情,在政策醞釀和推行前建言獻策。今年五月,行政長官答問會由「一問一答」模式,升級為行政長官與議員互動交流、提問或表達意見,就二十大報告的重大議題聚焦交流。議員甚至爭取「加時」獻計,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
行政立法關係已譜出新篇章,互相制衡又互相配合,將市民放在最中心的位置,努力完善政策,締造和諧多元社會。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發表的七一重要講話,提出「四點希望」:第一,着力提高治理水平;第二,不斷增強發展動能;第三,切實排解民生憂難;第四,共同維護和諧穩定。這「四點希望」離不開「人」、離不開民生幸福、離不開對人文價值的尊重,這是從政者重要一課,也是立法會議員該做並須牢記的原則。
我期望立法會能繼續與行政機關緊密協作,將「四點希望」轉化成實質成果,透過高質議政,協助政府提升施政效能。面對未來新發展、新挑戰、新局勢,香港社會定必能團結一致,把握國家發展機遇,為經濟民生帶來新動能,並向外弘揚香港獨有的人文精神。
透過傳媒報道 滿足市民「求真求是」需要
香港人文精神並非只由政府、商界努力發揚,透過傳媒報道,滿足市民「求真、求是」的需要,也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一步。適逢香港文匯報創刊75周年,我衷心祝願香港文匯報繼續為香港作出專業、客觀報道,承載香港人文精神,求正求實,與民前行。
刊於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