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李家超新一份施政報告其中一大亮點,是設立100億「創科產業引導基金」,加強引導市場資金投資指定策略性新興產業,包括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AI)與機械人、半導體等,系統性建設創科產業生態圈。
這項舉措積極回應了經民聯和工業界的期望和要求,事實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從研發、中試到產業化,每個階段都需要充足「銀彈」。政府今次革新投資創科產業的思路,開拓「科技金融」,運用母基金引導市場力量投資創科,值得一讚!
制定政策 營造有利投資條件
早前筆者在本報撰文指出,投資創科發展就是投資未來,呼籲要有系統地發展科技金融,持續推動創新改革(詳見10月28日《加速拓科技金融助引「長期活水」》),建議發展「耐心資本」(Patient Capital,即專注長期投資的項目或活動)。
施政報告亦提及會發揮港投公司「耐心資本」力量,想法不謀而合。所謂重要的說話要多說幾遍,「耐心資本」雖然不以「搵快錢」為目標,但本質仍是投資活動,並非放棄追求回報,所以當局有必要制定專門政策,營造有利中長綫投資條件,方能達到「吸資」效能。
慢工出細貨 科研需反覆試驗
科研要「慢工出細貨」,不但消耗時間,還要反覆試驗(trial and error),要經歷多次失敗才能得到成功,對投資合夥人來說,這不僅是「耐心的考驗」,更是「膽識的試煉」。有見及此,以創新領跑的深圳最近就提出引領發展「大膽資本」。
10月24日,深圳就《促進創業投資高品質發展行動方案》公開徵求意見。文件共7章、21條,提出優化政府投資基金引導帶動作用,引領發展「大膽資本」、培育壯大「耐心資本」、吸引集聚「國際資本」、大力發展「產業資本」、打通創投產業「循環阻塞」及提供產業發展「最優服務」。《方案》還提出到2026年,深圳要更好發揮政府投資基金作用,力爭形成萬億級政府投資基金群、千億級「20+8」產業基金群、百億級天使母基金及種子基金群,全面激發社會資本活力。
「大膽」容許「試錯」 助吸投資
有分析指出,上述《方案》釋出兩個重要信息:一是鼓勵國有資金放膽「試錯」;二是完善國有資金出資、考核、容錯、退出相關政策措施,促進投資的靈活度,提升投資的積極性。
早前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24全球獨角獸榜》(Global Unicorn Index)顯示,上榜的1,453間獨角獸企業中,美國以703間領先,增加37間(佔全球總數的48%);中國以340間位居第二,增加24間;印度以67間保持第三,減少1間。然而,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陸銘卻善意警告,「中國新增獨角獸企業數量正在銳減」,今年兩會期間,他提交《關於進一步推動數位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建議》,拆解中國新增獨角獸減少的原因,包括「有時會出台一些收縮性政策,導致企業不敢發展,最終令大家對有風險的領域不敢投入」。深圳近期提出的引領發展「大膽資本」,可說是針對性鬆綁。
筆者認為,「大膽資本」概念值得香港特區政府參考。本港積極發展創科,繪畫未來美麗藍圖,然而在「吸資」方面仍未臻理想。本港擁有多間頂尖大學,科研實力優秀,但一直在融資上遇到不少阻滯,窒礙發展進度。施政報告提出的100億元「創科產業引導基金」,發揮「耐心資本」力量,無疑是革新融資的新起點,打了一口強心針,若能再「進取」一點,研究引領發展「大膽資本」,成效將會更大。
原文刊於經濟日報:
https://paper.hket.com/article/3851863/%E8%80%90%E5%BF%83-%E5%A4%A7%E8%86%BD%E8%B3%87%E6%9C%AC%20%E6%96%B0%E6%80%9D%E8%B7%AF%E6%BF%80%E6%B4%BB%E5%89%B5%E7%A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