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島東區的南豐新邨是全港知名的「中產屋苑」,對於從事地區工作十多年的經民聯港島支部副主席王詩展(詩展)來說,南豐新邨曾發生教他難以忘懷的服務個案:有一位長者長期拾荒,在屋內堆積大量垃圾,造成嚴重衞生問題。這次「垃圾屋」事件不但對鄰里構成滋擾,也揭示「中產區」之中,仍有不少有需要的人士亟待援手。
詩展在東區出生長大、工作及創業,對社區充滿感情,十多年來投身地區服務,為街坊解一個又一個民生難題。就例如南豐新邨的「垃圾屋」個案,該名有拾荒習慣的長者,最初堅拒清理家中垃圾雜物,令整個樓層臭氣薰天,對鄰居做成困擾,詩展更擔心屋內堆積至比人高的垃圾堆會傾卸,危及年邁的戶主。
「垃圾屋」揭示社區老化 以真誠為街坊解憂
詩展經過苦口婆心多番勸說後,終於成功說服年邁的戶主,順利清理屋內垃圾雜物,令困擾街坊多年的衞生問題得以解決,更重要的是大大改善鄰里關係,留住區內的「街坊情」。
詩展分享說,對不少市民而言,東區是令人羨慕的「中產社區」,但多年來的地區服務經驗告訴他,東區也是港島人口最老化的地區,不少樓宇和社區設施亦明顯老化,因此不論地區服務,又或是社區的規劃建設,都要呼應社區面貌的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