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公布允許在內地定居的港澳台居民申請內地居住證,享受與內地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務和便利。有關措施體現了中央對大灣區建設的高度重視,以及對港澳居民的關顧。我期望,未來能繼續移除港人到內地發展及生活的種種障礙,如在稅制上提供誘因,以及擴大醫療券的使用範圍等,為港人帶來更大發展機遇和空間。
利商惠民措施繼續出台
目前有近五十二萬名港人在廣東省居住,逾一點五萬名香港大學生在內地各城市讀書。新措施推出後,港人可憑證享受到與內地居民基本相同的福利和便利,包括享用政府提供的九年義務教育、公共衞生服務和法律援助;在內地使用免費開放的博物館、圖書館和體育館等公共文化設施;辦理私家車首次登記、申領駕駛執照;以及辦理銀行、證券、樓宇按揭等金融服務。一證在手,港人不論在內地工作、讀書抑或退休,很多生活上的問題都迎刃而解。
我曾多次向中央相關部門及特區政府提出,要求降低大灣區的漫遊收費,以及減低高鐵門票手續費,很高興獲有關方面接納。展望未來,我期望各項利商惠民措施繼續出台,包括將長者醫療券的適用範圍拓展至大灣區其他醫院或診所、簡化開立銀行戶口程序等,為有意到內地發展的港人拆牆鬆綁。
當然,由於兩地制度不同,要促進大灣區融合,仍有不少關口需要衝破。目前港人在內地工作超過一百八十三日,便要繳納個人所得稅,香港總商會以及經民聯,一直要求特區政府與內地相關部門商討,放寬有關規定。我期望未來舉行的粵港澳大灣區會議能帶來好消息,尋得可行方案。
近半會計師有意北上發展
內地經過多年發展,居住環境和交通等配套設施已明顯改善,電子支付的普及程度更遠超香港,相信不少專業人士及年輕人樂意到內地發展。澳洲會計師公會早前公布的調查顯示,近五成受訪會計師有意在未來五年到大灣區拓展事業或業務,可見業界對大灣區前景信心之高。
不過,相比起八、九十年代,今天內地人才水平已大幅提升,要令到「香港人」的牌頭更吃香,必須自我裝備,提升語文水平、專業技能和服務態度等。
只有將自己變得更大更強,方能無懼與內地以至世界各地的人才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