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全國兩會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的「低空經濟」,是近期政商界的熱詞。
低空經濟是以各種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航空器的各類低空飛行活動為牽引,輻射帶動相關領域融合發展的綜合性經濟形態。相關產品包括無人機、eVTOL(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即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直升機、傳統固定翼飛機等,涵蓋工業和生活等多個應用場景。目前以無人機表演和物流配送的應用最廣泛,發展亦最突出。
香港物流商會主席鍾鴻興早前接受訪問時直言:「低空經濟已非能否或應否發展的問題,而是肯定要發展。」筆者對此深表贊同。維港上空多次舉辦無人機滙演,大家不僅看到精采的演出,更看到無人機技術的飛速發展。
兩效益 協同發展提高競爭力
低空經濟帶來的效益,包括兩個層面。
首先是讓企業升級創新。低空領域的應用場景正幾何級數式拓寬,由物流配送、農業植保,以至城市管理、緊急救援等,企業可透過創新技術,開發適用於低空領域的新產品,推進「產學研用」協同創新。
其次是讓區域協同發展。各地區龍頭企業可藉此整合資源,建構先進製造業群聚,提升區域產業鏈競爭力。
本港摩天大廈林立,振翅「低飛」確實有所限制。政府當局有必要盡早定立法則、做好規劃,以防「空中大亂」。
筆者早前在立法會會議上提出,未來的北部都會區和明日大嶼,都極具潛力發展低空經濟,建議政府在兩區預留空間和土地,打造無人機及低空飛行器中轉站。另外,政府還可參考深圳推行「先行先試」政策,鼓勵企業研發、生產和應用。
事實上,業界正殷切期盼扶持低空經濟發展的政策和配套。京東物流接受訪問時明言,希望政府牽頭規劃起降場地(無人機機場)或地面基站建設,並分步在城區規劃節點,搭建城市無人機配送低空服務平台,對接民航空管與政府城市管理系統。
因地制宜 及早規劃善用優勢
低空經濟已成為全球新型經濟發展的新賽道。英國《每日郵報》報道,最快今夏英國將開通全球首條無人機「超級高速公路」,連接考文垂(Coventry)、拉格比(Rugby)、牛津(Oxford)和雷丁(Reading)等城鎮,當地政府除了牽頭規劃,還大力資助建設發展。
內地低空經濟更搶先一步「起航」。早於2021年2月,低空經濟已被寫入《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參看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研究院發布的低空經濟白皮書,明年低空經濟對中國國民經濟的綜合貢獻值將達3萬億至5萬億元人民幣,而大灣區是行業的引領者,並正逐步形成「低空經濟圈」。
今年1月,深圳羅湖發布了「低空經濟十條」,開通了無人機載人飛行的梧桐雲巴「山頂綫」;2月,名為「盛世龍」的eVTOL成功試飛,由深圳蛇口郵輪母港飛往珠海九洲港碼頭,全程僅約20分鐘。召喚「飛的」暢遊灣區再不是夢!
實現產業創新,我們必須先認清自身優勢,因時制宜、順勢而為、貢獻專長。筆者認為本港發展低空經濟,具有3大優勢。
第一,香港人勝在意念創新。低空經濟蘊含無限可能,港人善於將夢想變成現實,在研發產品上大可一展所長。
第二,香港人擁有時尚觸覺。港產設計向來迎合潮流又不離地,切合市場實際需要,受到世界各地青睞。
第三,香港人精於打造名牌。「香港品牌」向來是國際信心的保證,只要我們用好成功經驗,與深圳、廣州、珠海等各市協調發展,攜手打造「灣區品牌」;用好我們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把產品與服務推廣外銷,扎根大灣區的低空經濟創新科技,必可飛向國際。
策劃藍圖 統籌規劃 推動基建
時間不等人,筆者呼籲政府抓緊時機,從速做好3大工作,拓展低空經濟產業。
第一,從速擘劃藍圖。香港是國際航空樞紐,可以憑藉自身「高空經濟」成功經驗,因地制宜策劃發展藍圖、制定長遠發展方向,讓「低空」及「高空」雙翼齊飛。
第二,從速統籌規劃。為防「空中大亂」,政府須盡早定立法則、規劃航道。由於空域管控涉及民航處、通訊局等多個部門的範疇,筆者認為有必要成立更高層次的領導統籌,協調跨部門規劃發展。
第三,從速推動基建。高空航運發展需要有現代化機場,低空航運亦需要有專門的升降場。完善的配套設施是發展的基礎,內地民航局正優化相關器械的適航標準,重構安全管體系,我們亦應加把勁,從速推展有關基建工程,為未來與大灣區低空經濟協同發展做好準備。
原文刊於 : https://paper.hket.com/article/3756422/%E6%B8%AF%E6%8A%93%E4%BD%8E%E7%A9%BA%E7%B6%93%E6%BF%9F%E6%A9%9F%E9%81%87%20%E9%80%9F%E5%81%9A%E5%A5%BD3%E5%B7%A5%E4%BD%9C?mtc=h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