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把握「雙循環」 與大灣區發展機遇 (林建岳) – 評論文章

  習主席上周在深圳發表講話,為推進新一輪改革開放指路引航。香港發展一直以來背靠祖國,面對當前嚴重經濟困難,香港更需要抓住新一輪改革開放的機遇,全面部署積極參與「雙循環」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振經濟,改善民生,擺脫困境再出發。這需要大家一齊集思廣益。

  習主席要求推動粵港澳三地經濟運行的規則銜接、機制對接,這是全面推進大灣區建設的關鍵。下一階段大灣區建設,應以建立「大灣區共同市場」為目標,在灣區內實行最開放經貿政策,大力促進和拓展貨物、服務、資金和資訊的「全流通」,最終實現灣區內「全流通」。以金融互聯互通為例,香港完全可以發揮金融中心優勢,優化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吸引更多內地房地產企業來港上市集資和融資,加強吸納中概股在港第二上市,爭取更多金融產品納入大灣區互聯互通等,一齊做大灣區經濟這個蛋糕。

  除此之外,今次疫情突顯粵港澳在生物科技、網上商貿、網上教育等方面的優勢,具有很大發展潛力。我認為三地可以發揮協同效應,共同推動這些優勢產業發展,並攜手推動這些優勢產業「走出去」,在國際市場爭取更大的發展空間。

  大灣區建設需要大量人才,政府可以推出更多優惠政策,藉着粵港澳合作進一步擴寬香港青年發展空間。如加強青年內地實習交流計劃,尤其是爭取一些大型科創企業提供實習名額,鼓勵青年多了解大灣區建設;又例如為香港青年提供一條龍式的創業配對和支援,三地政府可以共同參與設立青年創新創業孵化平台,並為他們提供支持。

  其實,香港在許多領域擁有優勢,我們既要堅持「目光向外」、積極融入世界經濟,亦要堅持「目光向內」、努力搭上國家發展快車。我們需要發揮香港聯通國內國外市場的「雙接軌」優勢,例如爭取舉辦國際性的「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論壇」,強化香港在國家「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中的角色和功能。

(刊於頭條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