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從紀錄片談教育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閒時愛看電影,最近看了兩套紀錄片:第一套是《造就美國的人》(The Men Who Built America),影片用故事的形式描繪了美國從內戰結束到「一戰」,五十年間美國現代化的進程,特別以美國三大家族Rockefeller, Carnegie, J.P. Morgan,寫出顯赫的美國企業家如何透過掌握大時代的機遇創造了自己的事業,亦創造了美國。第二套是《不願面對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記錄了美國前副總統戈爾巡迴世界各地的全球暖化演講,讓人了解「全球暖化」及其可能帶來的毀滅性後果。若能將其列為通識教材,實是香港中學生的一大喜訊。

了解政經名人的風度承擔

在《造就美國的人》一片中,我對其中三幕特別深刻。第一幕是J.P. Morgan透過支持科學家愛迪生令電燈在全美國亮起的一刻;第二幕是Rockefeller在羅斯福總統年代,在法庭如何面對對他家族壟斷指控的一幕,他對指控一直不發一言,直到審訊最後他對法官說了一句話:“You say it is monopoly, I say it is enterprise.”(你說我是壟斷,我說這是企業);第三幕更深刻的是,當Carnegie, Rockefeller及J.P. Morgan年事已高時,Carnegie決定把自己企業的全部股權賣給J.P. Morgan,Carnegie擁有巨額現金之後,隨即展開把自己大部分財產捐贈到慈善工作,令Rockefeller及J.P. Morgan也受感染,在人生最後階段,亦隨Carnegie捐出了自己龐大的財富,回饋社會。這三個美國家族至今仍在美國擁有顯赫的政經地位。看罷這部紀錄片,對美國政治經濟有了更立體的了解,是有趣又有高度啟發性的紀錄片。

至於《不願面對的真相》,整套影片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在美國二千年的總統大選中,戈爾雖然贏得了普選的絕對多數票,但在選舉人票上卻以五票之差落敗。

基於美國的選舉制度是以選舉人票的多寡定勝負,即便戈爾一方進行司法覆核,最高法院的裁決仍然是戈爾敗選。面對群情洶湧,戈爾呼籲民眾:他會尊重這個制度,縱使這個制度不完美。紀錄片讓我們了解到美國政治不公的一面,同時也展現戈爾的民主胸襟及政治風度,他絕對是美國有承擔的政治領袖。

佔中參考甘地 張冠李戴

歷史是一面鏡子,在向歷史借鏡的過程中,最怕就是引喻失義、張冠李戴。由教協成員製作的「佔領中環」通識教材,以印度甘地、美國的馬丁路德金和蒙哥馬利巴士抵制運動(Montgomery Bus Boycott),作為公民抗命的參考例子,將當時印度或美國的境況套用在今日的香港,實存在誤導和偷換概念的成分。

甘地所處的印度,正值二戰後反殖民統治、爭取民族自決和國家獨立的鬥爭年代,香港現在是和平年代,香港人生活自由,雖存在貧富懸殊,但社會非處於戰亂、民不聊生等年代,現在面對的是一國之下政改道路的分歧問題。至於美國五六十年代的民權運動,實際上是當地奴隸制度被廢除後,黑人對於自己仍然遭受嚴重種族歧視的問題。現在的香港與甘地所處的年代不能同日而語、相提並論。若教材以偏概全,亦故意忽略現今的香港與甘地等年代的不同,那就是不負責任的套用了。

真正展現民主的精髓是要尊重不同意見,不能一味鼓吹英雄主義,甚至叫人漠視法律、以身試法。

(刊於  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