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團結一致改善營商環境 (張華峰) – 評論文章

正當我上次在本欄提及中央領導人張德江,早前在北京提醒我們要注意發展經濟,不應凡事政治化,國務院旗下中國社會科學院剛公布的《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亦指出,本港雖然連續11年蟬聯中國最具綜合經濟競爭力的城市,再次把兩大強敵深圳及上海壓下去,惟社科院同時提出警告,指本地經濟已呈現虛擬化及泡沫化,而現時的競爭優勢亦已漸漸失色。

營商壓力空前巨大

我想我們除了要營造一個有利營商的環境外,更要著力提升我們的競爭力,不要老是將注意力集中在政治課題上,或是將一些議題泛政治化。如先前歷時長達40日的貨櫃碼頭工潮,雖然最終和平落幕,但卻是一場充滿政治色彩的工運。香港物流中心的地位多少受到衝擊,而且整體都付出了一些代價,故好多評論均指這場工潮沒有贏家,只有輸家。

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挑戰,香港的營商環境已經大不如前,更是面對重重的內憂外患。近的如深圳前海,又或亞洲其他三小龍,以至久沉不起的日本,都莫不磨拳擦掌,致力吸引投資,或振興經濟,很多都同香港有間接或直接的競爭。

對於資源有限的中小企來說,今時今日的營商壓力可謂空前巨大,因為除了要面對外圍巿場的競爭,內部要承受租金、工資和原材料上漲和資金周轉等多重夾擊,再加上人民幣匯率繼續升值,也就令出口型的中小企,經營境況雪上加霜。而且由於競爭激烈,出口的產品都不敢貿然加價,只能自行承擔匯率風險,毛利受到侵蝕。

證券界如處冰河期

但別以為香港金融界風光獨好,其實證券界情況同冰河時期相比,都相差不遠。因為近日港股雖然回升,但由於成交未能配合,加上巿場割喉式競爭的風氣未見改善,很多中小券行的行家都慨嘆,巿況比以往每日成交得百多億元的年代還要差,經紀的收入甚至比地盤紥鐵工還低,豈不可悲?

但我們最欠缺的,不是政府的資助,而是開拓新的商機和減少過分的規管。若要達到以上目標,我想最重要的是業界應團結一致,努力向政府爭取改善我們的營商環境。而負責在金融服務方面提出推陳出新建議的金融發展局,也應加緊研究工作,積極協助香港在金融服務方面,開拓出一片新天地。

(刊於  經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