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2月26日)發表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經民聯理解特區政府為削財赤要作出艱難抉擇,但預算案亦在發債支持基建、加快北部都會區發展、積極招商引資,以及400萬元以下「上車」物業印花稅降至100元等,採納了經民聯的建議,體現「務實理財、強化發展、投資未來」的方向。
經民聯指出,滅赤的根本之道在於「開源」,例如近期港股交投急增,帶動庫房的印花稅收入,關鍵在於如何維持以至提升這良好勢頭。港股強勢受惠於內地創科產業崛起,反映國家持續推動改革、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碩果,香港在分享國家發展紅利的同時,自身亦需勇於改革、不斷創新、敢於破局。經民聯認同特區政府集中精力推動改革創新,加快發展步伐,開拓財源的方向。香港應展現改革的魄力,充分利用「一國兩制」及自身獨特優勢,開拓更多經濟新增長點,推動高質量發展,這才是帶領香港走出財赤困境的積極路向。
經民聯主席盧偉國樂見預算案宣布北部都會區發展提速,包括預留37億元加快河套香港園區發展,期望政府以嶄新的政商合作模式、提供土地和稅務優惠措施,吸引企業落戶。盧偉國續稱,歡迎增加整體工務工程開支至年均1200億元,理解政府為應對財赤要控制工程開支,但有利民生和經濟發展的項目應繼續推進。他促請政府制定詳細方案、檢視工務工程的投資金額、工程規模清單等,為人力資源預先作出規劃,防止工程量大起大落。
經民聯副主席林健鋒表示,理解政府提出公務員全體凍薪,相信此舉符合社會期望,但預算案提出縮減1萬個公務員職位的目標略嫌保守,建議借鑒商界經驗,評估各部門績效,整合重疊工序,並善用科技以精簡人手。對於預算案透露在發展「飛機拆解、部件回收、處理及交易中心」方面取得實質進展,林健鋒重申只要招商引資見成效,將會帶來更多商機和就業機會,更能改善公共財政狀況。
經民聯副主席梁美芬歡迎政府採納聯盟意見,60歲以上長者兩元乘車優惠的受惠年齡保持不變,對政府的調整方案表示理解,相信每天8次的乘車優惠已能回應絕大部分長者的需要,並期望新安排能理順「長車短搭」現象。梁美芬續指,理解政府要應對財赤,但開源節流措施不應影響簡單低稅制優勢,同時要確保投入足夠資源支持人工智能、創新科技等發展,才能提振公眾對香港未來的信心。
經民聯副主席劉業強關注新界和北部都會區基建,樂見政府表明年內展開港深西部鐵路(洪水橋至前海)的勘察和設計研究,以及北環線支線詳細規劃和設計,期望政府盡早啟動工程,並建議在北部都會區預留更多土地,在新界北新市鎮建設更多交通樞紐,令北都公路和北環線延線發揮更大的協同效應。劉業強亦促請政府盡早全面開放沙頭角墟及中英街禁區,以破局思維規劃邊境發展。
經民聯副主席吳永嘉關注,預算案提出上調電動私家車牌費,繼去年削減「一換一」及首次登記稅寬免後再次「開刀」,和環保政策原意有衝突。預算案又提出向離境的私家車徵收邊境建設費,以及增加飛機乘客離境稅,經民聯理解政府要設法增加收入,但有關措施恐窒礙大灣區融合和香港對外交流,尤其有不少企業和機構,每天都有職員、客戶因商務需要乘私家車跨境往來,希望政府三思。
經民聯秘書長陳祖恒指出,預算案提出預留10億元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期望政府加快推動人工智能在工業以及各項優勢產業方面的應用。支援中小企方面,預算案宣布將向「BUD 專項基金」及「市場推廣及工商機構支援基金」合共注資15億港元,以及推出「電子商務快車」等,相信能夠令中小企更有「底氣」應對當前挑戰,促請政府加快審批流程,協助中小企提升業務升級轉型的效率。
經民聯副秘書長陸瀚民表示,支持預算案提出吸引為香港帶來顯著經濟效益的體育活動落戶,期望政府將「盛事年表」按不同客群分類,對體育、藝術、會展等不同盛事作針對性宣傳。影視文化產業方面,最近有不少港產片揚威國際,顯示香港電影的吸引力,建議政府繼續向本地註冊影視公司提供稅務優惠,推動業界與海外影視公司合作製作更多優秀作品,鞏固本港影視行業的競爭力。
經民聯執委龍漢標歡迎預算案推出支持房地產市場的措施,其中400萬元以下「上車盤」印花稅降至100元,有助減輕置業人士負擔;至於政府在未來1年停推商業用地,並研究將部份用地改建住宅等,認同政府按市況調整推地策略,期望進一步加強政策彈性吸引發展商投地,如引入地價分期付款、仿照港鐵分紅模式等。惟銀行對房地產取態仍保守,政府應加強與銀行業界溝通,助推北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