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稅收用於維持政府運作,為市民提供福利,打工仔繳付薪俸稅、公司繳付利得稅,可謂天經地義。但某些西方政客為保私利、製造藉口開徵關稅,卻只會天怒人怨。
去年底開始,美西方不斷炒作「產能過剩論」,意圖十分明顯,就是要製造「噪音」,打壓中國新科技騰飛。5月中,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宣布在原有 301 關稅的基礎上,將進一步提高電動車等中國進口產品的關稅,當中以電動車加幅最狠,稅率由25%大升至100%;電動車鋰電池亦由7.5%大增至25%;另外一些鋼鐵和鋁產品的關稅稅率亦由零至7.5%提高到25%。
美歐掀起關稅戰 商界民眾最傷
不夠一個月,歐盟亦加入「關稅戰」。6月12日歐盟委員會宣布,打算7月起對自中國進口的電動車徵收臨時關稅,稅率最高接近四成。美國和歐盟都聲稱為了維護自身企業和國民權益,講得振振有詞,但可信嗎?
當上月拜登提出調高對華關稅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立即警告,美國此舉勢將分裂全球供應鏈,損害全球經濟增長和穩定。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摩根士丹利前首席經濟學家羅奇(Stephen Roach)亦對傳媒表示,美國政府發起所謂「對華301調查」中的相關指控缺乏證據,直言提高關稅「不會令美國工人受惠」。美國智庫凱托學會(Cato institute)更直斥拜登政府將政治凌駕於國民利益之上,傷害美國消費者。
至於歐洲方面,《彭博》引述知情人士消息指,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正力阻歐盟提議的措施生效。據報德國知名車企平治、寶馬、奧迪齊聲反對該辛辣措施,大眾汽車更批評關稅破壞競爭,削弱歐洲電動汽車需求,負面影響遠超業界得益。
事實上,從中國出口到歐盟的新能源汽車,近半是特斯拉、寶馬等西方品牌,中國品牌暫時在歐洲市場佔有份額不到8%。無論從業界反應和統計數據分析,結論都是當地商界和民眾最受傷害。
狂加關稅等保護主義措施,只會打擊公平貿易,損人損己,回顧2018年特朗普掀起的貿易戰,正是「血的教訓」。當時中美貿易戰「開打」一年多,美國貿易總赤字只輕微下跌,反映出只是把「從中國進口」轉換成「從其他經濟體進口」,並未能把製造業崗位從外地帶回美國,亦即是說,所謂「維護本國工人飯碗」完全是偽命題。反而及後中國對美國農產品施行反制關稅,美國農民損失巨額生意,特朗普政府不得不大額撥款補貼,安撫農戶和商家,勞民傷財。
2018年中國採取行動,向世貿組織(WTO)起訴美國有關徵稅措施,兩年後WTO專家組認定「美國沒有充分說明其在道義上有理由徵收關稅」,裁定中國勝訴,回答了是誰在操弄不公平貿易。
狂加關稅自斷財路,放寛免稅廣開客路!今年3月全國兩會,港區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熱議焦點之一,是爭取大幅提高內地訪港旅客免稅額,進一步搞活本港旅業、提振經濟,保持「購物天堂」地位。
現行有關的免稅額(5000元人民幣,下同)在1996年設定,28年來沒有改變,單計多年通脹,建議大幅提高限額,絕對合情合理。眾所周知,免稅和各種退稅優惠,可直接刺激旅客的消費意欲,多地政府都愛用這一招搶客。
去年聖誕假期前夕,深圳試行境外旅客購物離境「即買即退稅」措施,首批試點為羅湖區深圳萬象城23間國際品牌名店,旅客於同一日在同一試點商店「掃貨」,退稅上限為11萬元,商場還設立「退稅站」,省卻到機場辦理手續的時間,快捷又方便。境外旅客的退稅額為商品價稅合計的9%,相當於即場打了九一折。
論進取,海南是範例。早於2011年,當地開始實施「離島免稅政策」,2020年7月更大幅調整旅客免稅購物額度,由每年3萬元大幅提升至10萬元,免稅商品由38種大增至45種,同時取消單件商品8000元的免稅限額。隨後更引入「郵寄送達」、「返島提取」、「即購即提」等五種提貨方式,為旅客帶來極大便利。
港應借鑑海南 寛免稅額吸旅客
根據海口海關統計,免稅購物新政實施後,截至2023年6月30日,有關免稅金額達1307億元,購物旅客共有1767萬人次,銷售件數1.75億件,不但有效推動消費提質增效,更吸引高端消費持續回流。
參看旅遊數據,2023年海南省共接待國內外遊客9001萬人次,旅遊總收益達到1813億元,較2022年同期上升71.9%,升幅強勁。
疫後通關,世界各地紛紛大力推廣旅遊,帶動振興經濟。當下,特區政府朝着「無處不旅遊」的目標進發,積極推動盛事經濟,社會各界亦努力搶旅客招生意。海南以新思維放寬免稅額、成功大量吸客的寶貴經驗,十分值得我們借鑑!
知識庫:海南免稅購物政策知多啲
禁區提貨:旅客在市內指定免稅店購買的免稅品,可在各機場、火車站或港口指定提貨點提取。
郵寄送達:旅客購物後可選用郵寄送貨,付款人和收件人須為本人。
返島提取:僅限島內居民出離島前購物適用。
即購即提:購買單價不超過2萬元、並在目錄清單內的免稅品,可以此方式提貨。
擔保即提:海關驗核免稅商品和單據後確認簽章,經核證旅客已離開當地,會退還擔保。
刊於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