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優化外勞機制 確保工程進度 (盧偉國) – 評論文章

現時,本港建造業人手嚴重短缺,影響到一些與經濟民生密切相關的工程項目的完工期,我和工程業界的朋友深表關注和憂慮,認為社會各界應務實地審視現況,尋求各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

本港各項房屋及基建工程相繼展開,特區政府亦已提出未來十年供應四十七萬個住屋單位的目標。同時,本港正全速興建五條新鐵路,以及興建港珠澳大橋和中環灣仔繞道等大型基建,都吸納了大量的建造業勞工。另一方面,根據建造業議會與建造商會、機電工程商聯會等在2013年進行的全港大型調查,發現本港在地盤工作的建造業工人,平均短缺達15%以上,估計人手短缺一萬人。部
分工種,例如混凝土工、木模板工和結構鋼材焊接工、幕牆工等,更分別缺人達30%至60%以上,對施工進度和工地安全帶來嚴峻考驗。

港鐵代表日前在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會議上回答本人的提問時透露,目前港鐵各鐵路工程約需一萬八千建造工人,而短缺竟達四千人。再把眼光放遠一點,建造業議會預測未來十年間,每年本港有近一千六百億元至一千八百億元公私營工程項目。目前近半數建造業的工人已年屆五十歲,需要降低工作日數以回復體力,亦會在未來相繼退休,建造業勞工短缺問題將更趨嚴重。財政司司長在今年的預算案中提到,個別行業人力短缺,窒礙相關產業發展,認為社會各界應本着坦誠開放的態度,探討從外地輸入本地欠缺的人才和勞動力,我認為這是務實的取態。

現時本港有既定的輸入外地勞工機制,根據「補充勞工計劃」申請,經勞顧會審批。但業界反映,批核過程冗長,往往需時大半年至一年多。其中一個案例是,鐵路工程需要的某些特殊工種輸入申請,審批竟需時18個月,到獲得批准時,該批特殊技術人員早已獲其他地區聘用。以2011-2013年為例,實際獲批准人數與申請輸入人數的比率低於45%,遠遠無法滿足現實的需求,顯示現行制度
確實有優化的必要。

輸入外勞一事,既不應全盤否定,亦不宜一刀切。我認為,政府應該與業界合作,進行詳盡的人力資源調查,據此制訂加強技能培訓的計劃,致力提高薪酬福利待遇,改善工作環境,吸引本地新血入行。但在採取這些措施的同時,亦需要因應不同的工種,因應某階段個別大型工程的實際需求,訂立建議輸入外勞的清單,委托行業專業組織,負責清單的更新管理和統籌分配名額。

同樣不容忽視的是,自回歸以來,香港無論在房屋供應、大型基建等方面,都缺乏長遠和整體的規劃。更有甚者,像高鐵項目、中環灣仔繞道、港珠澳大橋香港段工程等,往往因為政治爭拗甚至司法覆核而橫生枝節,令相關工程無法如期有序地展開。工程多的時候,由工程師到建築工人都不足夠,工程少時則造成失業、開工不足等問題,以致「一時做死, 一時餓死」。本人去年在立法會就「制訂長遠基建規劃,推動可持續發展」提出動議,促請政府制訂長遠的房屋及基建規劃藍圖,以免因工程量不足,失業飆升;或因太多工程同步進行,造成人力資源短缺及建造成本大幅上漲等惡果。特區政府的政策必須具前瞻性,才能夠較徹底地解決勞動力需求與供應脫節的困局,確保本港各項房屋及基建工程如期落成,保持本港經濟民生持續發展。

(刑於  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