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於12月19日至21日前往上海,進行為期3天的職務考察。發展局方面由局長甯漢豪率領官員參加,筆者也應邀一同參與,了解當地的城市規劃及管理、新區發展、文物保育和活化以及應急防災工作,並視察海濱及河濱建設。訪問期間,考察團與上海市人民政府領導以及在滬港人團體進行交流,希望借鑒上海經驗,加速香港發展。
考察團一到埗,就前往拜訪上海市水務局。該局負責全市的防汛防颱、水資源管理、城鄉供水、排水和污水處理、海洋開發利用和保護等,範疇廣闊。面對四大災害:颱風、暴雨、高潮位、洪水,局方責任重大。上海與香港都受颱風威脅,而在全球暖化、極端天氣影響下,暴雨是另一挑戰。今年9月初,香港受超強颱風「蘇拉」猛烈吹襲,其後又出現特大暴雨,如何加強這些自然災害的防治,更顯得重要。與上海市水務局就防汛減災交流,有利日後滬港在這方面進一步合作。
城市更新有序進行
翌日,我們拜訪了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就城市規劃與管理、防災防洪應急管理及上海的「留改拆」政策等交流。上海市住建委工作範疇主要是「城管、房管、建築」三大板塊。上海與香港都有城市老化的問題,需要改造。上海的「城市更新」任務,可歸納為「兩舊一村」,即「舊區改造、舊住房成套改造、城中村改造」,並在2021年出台了《上海市城市更新條例》,2022年成立了以市長為組長的「城市更新領導小組」。住建委代表們又介紹了黃浦江/蘇州河貫通工程、歷史建築保留管理、產業園區改造等經驗。
上海與香港同樣面對郊區變新城的機遇與挑戰:上海有「五大新城」,以「產城融合、功能完備、職住平衡、生態宜居、交通便利」為目標;香港有「北部都會區」,以「產業帶動、基建先行」為主軸。考察團又聽取了上海住建領域的防災、減災、救災工作,並參觀了防汛防颱應急中心的大屏幕。
隨後,考察團到上海市東南端,參觀「五大新城」之一的臨港新片區。根據國務院2019年8月發布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這新片區參照經濟特區管理,以貿易自由、投資自由、資金自由、運輸自由、人員從業自由、信息快捷聯通等為重點,推進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片區面積119.5平方公里,依「整體規劃、逐步實施」原則,作為上海市重大改革舉措的試點地,從優享受上海市和浦東新區對企業和人才的支持政策,在上海市新一輪發展中有重要地位。訪問團在新片區乘坐無人駕駛計程車、無人駕駛小巴,體驗新型公共交通工具自動駕駛系統,又與臨港管委會交流,聽取新片區的整體規劃和各項主要政策,了解政府如何推動綠色智慧新城的發展。這些經驗,可以讓香港的「北部都會區」、交椅洲人工島等新發展計劃作為參考。
發展與保護得以兼顧
在行程的最後一天,考察團獲上海市副市長張小宏和相關領導接見。雙方在滬港兩地發展新區、改造舊區的策略交換了意見。我們隨後參觀「徐匯濱江」建設項目,先到「西岸智塔」眺望及聽取「西岸集團」的發展規劃,再參觀「西岸傳媒港」及「西岸金融城」。後者是有180萬平方米的多元融合商業生態圈,由香港置地負責分期開發和營運。
最後一個參觀點是靜安區的「百年張園」,由本港太古地產與當地集團合資,負責保護、傳承和活化這一大片的上海傳統石庫門里弄,已在一年前正式對外開放。
這次考察行程緊湊,收穫豐富,啟發不少。上海是長三角經濟城市群的引領城市,香港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城市,兩地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各有定位和功能,既有良性競爭,更應互利合作,共創多贏。
刊於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