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日,筆者有幸隨行政長官帶領的代表團,到北京見證盛大的紀念大會和閱兵式,在現場聆聽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重要講話,倍感振奮。筆者認為,香港各界要深刻領悟和實踐習主席的重要講話精神,攜手以更多實際行動,從創科、工業、經貿等不同領域,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更多貢獻。
是次抗戰勝利80周年的紀念活動,具有深刻和重大的意義。正如習近平主席指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犧牲,為拯救人類文明、保衛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貢獻。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就是讓我們共同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
在閱兵式上,共有45個方隊和梯隊列陣接受檢閱,大量世界領先的軍備亮相,包括首次公開亮相的「驚雷-1」空基遠程導彈、射程達到1萬5千公里的「東風-5C」洲際戰略導彈、全新的洲際彈道導彈「東風-61」等。身為中國人,能在現場親睹如此壯觀的畫面,感到無比光榮和振奮。筆者認為,閱兵式向世界充分展現了我國世界一流的軍事實力和底氣,我國已經成為全球領先、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科技強國,並彰顯了我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決心。
是次獲邀參與紀念活動的香港特區代表團,人數多達360人,再次體現國家對香港的高度重視和關愛。筆者認為,香港工商界及創科界,可以從三方面深入貫徹習近平主席重要講話的精神,以實際行動貢獻和報效國家。
以「香港智造」壯大「香港製造」
第一,香港要繼續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和「新型工業化」,為國家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不斷作出貢獻。工業是國家綜合國力的體現和根基,也是經濟增長的主引擎。而今次閱兵既是創新科技和軍事力量的展示,也是國家工業和製造業實力的重要體現。
隨着百年未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迅速發展,香港在國家「十四五」規劃下獲賦予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定位,傳統優勢產業具備深厚基礎和底蘊,新興產業發展極具實力和潛力。筆者認為,香港應該繼續雙軌並行,推動傳統和新興產業發展,尤其要鎖定好、培育好香港具比較優勢和國際競爭力的產業,並以「香港智造」壯大「香港製造」的金字招牌,為國家構建新質生產力和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作出更大貢獻,並做好對接國家「十五五」規劃的部署。
另一方面,在新發展格局之下,以中國為首的環球供應鏈和產業鏈正在崛起,筆者認為,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具備「內聯外通」和高度國際化的優勢,應在供應鏈重塑的機遇之下,發揮好自身優勢,以香港的專業服務、國際化應用場景、標準對接等,助力內地不同規模的科企「走出去」,助力國家不斷擴大科技創新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
第二,香港要繼續發揮「內聯外通」和國際窗口優勢,不斷助力國家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筆者認為,香港既可作為內企「生產出海、產品出海、技術出海」的橋頭堡,同時深化國際交往合作也是助力國家推進對外開放的重要着力點。
用好國際商貿網絡和聯繫
香港工商界應該用好自身的國際商貿網絡和聯繫,在各自界別和領域中,與內地相應界別的政府機構、行業商會、協會等單位做好「深度對接」,並以「國際聯繫廣」的專長,深化內地業界和海外業界、尤其是與「一帶一路」國家的區域商貿、人文、基建等合作,以業界力量推進國內國際交往合作,為國家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
以紡織及製衣界為例,去年3月,香港業界成功促成內地業界與東盟業界簽訂三方備忘錄,深化業界區域合作和連繫,隨後也持續在創新研發、品牌發展等領域加深合作,體現香港作為「超級增值人」的重要功能和價值。
第三,香港要繼續發揮好愛國愛港力量,傳承和弘揚偉大抗戰精神,讓下一代及國際社會更清楚和準確地,深入認識抗日戰爭的歷史真相和精神。同時,香港作為中西文化薈萃和國家最國際化的大都會,要繼續善用在流行文化、藝術、時尚、影視、品牌等領域在國際舞台的影響力,以「跨界融合」的方式,向國際輸出國家的文化軟實力,更好地弘揚中華優秀文化,講好中國故事、香港故事。
總言之,習近平主席的重要講話,既闡明抗戰精神的時代價值,也為我們在新征程上團結奮鬥指明方向,我們必須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同時要貫徹落實好習主席的重要講話精神,以香港的獨特優勢,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更大貢獻。
原文刊於大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