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高鐵出行需求持續增加,高鐵西九龍站口岸明顯越來越擠塞,影響市民及旅客的出行便利。經民聯立法會議員今日見記者,建議盡快在高鐵西九龍站採用「兩地一檢」通關模式,即「合作查驗、一次放行」檢查模式(詳見附件)。旅客只需排一次隊、檢查一次證件、核實一次身份便可經出入境雙方的查驗區域,完成兩地的出入境手續。經民聯認為,「兩地一檢」不僅切合當前兩地頻繁的經貿往來和人員交流需要,更有助提升通關效率,進一步發揮高鐵的經濟效益。
高鐵西九龍站自2018年啟用以來,已發展為連接香港與內地各大城市的重要交通樞紐,累計出入境旅客量超過7,500萬人次。然而,現行通關程序仍顯繁複,旅客須經過多達六重關卡,整體過關時間約需30至45分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鐵出行的便捷優勢。經民聯指出,若落實「兩地一檢」安排,旅客僅需完成兩地安檢及一次證件查驗(入境內地時檢查回鄉證、返港時檢查身份證)。根據綜合數據及實地考察經驗,即使在一般非繁忙時段,連同排隊及步行時間,「兩地一檢」可將通關時間大幅縮短至約6分鐘,較現行「一地兩檢」節省超過20分鐘(降幅約八成),可望有效解決旅客「過關難」問題,大幅提升高鐵出行的效率與體驗,以真正實現高效、舒適、無縫出行。
經民聯強調,於高鐵西九龍站推行「兩地一檢」通關模式至少帶來五大好處:精簡通關流程、高效省時、擴大口岸容納量、釋出空間助力提升經濟效益,以及優化整體出行體驗。事實上,「兩地一檢」模式近年已成為大趨勢,澳門與珠海之間已有三個口岸實行該模式,而預計明年啟用的新皇崗口岸也將採用同一安排。高鐵西九龍站作為國家高鐵網絡的重要節點,日均客流量龐大,極有必要加快推行「兩地一檢」,以充分發揮其核心交通基建的潛力,促進香港與內地之間的人流互動。
經民聯認為,現時西九龍站實施「一地兩檢」,背後有其歷史因素。時移世易,隨著近年兩地經濟發展,人流交往和雙向奔赴愈趨頻繁,特區政府不應再墨守成規,而要與時並進。經民聯呼籲特區政府積極與內地相關部門展開商討,盡早落實「兩地一檢」通關模式,為市民及旅客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出行選擇,同時為香港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出席今日傳媒簡介會的經民聯成員包括主席盧偉國博士,副主席林健鋒、梁美芬教授、劉業強,秘書長陳祖恒,副秘書長陸瀚民及執委龍漢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