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十五五」機遇 乘勢而上為國貢獻力量(陳亨利) – 評論文章

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十五五」規劃建議,清晰描繪了未來五年的發展目標與路徑,特別是強調「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作為首條戰略任務,並明確了要達到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人民生活素質不斷提高、國家安全屏障更加鞏固等主要目標。在國家發展的浪潮中,香港必須深刻領會《建議》精神實質,主動對接國家戰略需求,將自身所長與國家所需緊密結合,在服務國家大局中實現自身更好發展。

香港三路並進貢獻國家

對此,我認為香港至少要在以下三個方面着力:第一,強化香港優勢產業與國家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深度結合。政府應當加快北部都會區、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等重大平台建設,深化與大灣區內地城市的產學研合作,聚焦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共同突破;同時推動金融創新,發展綠色金融、科創金融等新業態,助力內地產業體系實現更高質量發展。

第二,發揮香港「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雙重作用。「十五五」時期,香港應當充分利用國際視野和開放平台,為國家引入更高質量資本、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同時積極協助內地品牌和服務「走出去」,共同塑造「中國製造」和「中國服務」的優質形象。

第三,維護國家整體安全與香港長期繁榮穩定。《建議》將「國家安全屏障更加鞏固」作為重要目標,維護國家安全是香港特區憲制責任,也是保持繁榮穩定的基石。同時,要強化金融監管,防範跨境風險,打擊利用香港進行危害國家經濟安全的非法活動;善用國際信息樞紐地位為國家提供預警和決策參考,築牢國家安全屏障。

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為「十五五」時期國家發展指明了方向,也為香港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戰略機遇。展望未來,各界須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充分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讓香港在國家發展的宏偉藍圖中準確定位、乘勢而上,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刊於香港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