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挑戰 求變革新 投資未來 加強信心
經民聯逾百項建議獲《施政報告》採納

 

經民聯對特區政府今日發表的《施政報告》表示認同和支持,認為當中的措施及時回應了國家與香港社會的迫切期盼。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經民聯早前向特首提交的十二大範疇共118項政策建議,當中超過九成、逾百項建議獲《施政報告》採納,政策涵蓋海陸空多方面,包括加快北部都會區建設、發展遊艇經濟、開發「跳島遊」線路、優化投資移民計劃、以及促進航空業與飛機維修業發展等(詳見附件)。經民聯議員今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報告》提出的措施,立足當前,務實解決經濟民生問題,也著眼長遠,積極對接國家戰略,強化香港獨特功能,為香港加快實現由治及興奠定堅實基礎。經民聯對這份《報告》評價為:「應對挑戰 求變革新 投資未來 加強信心」,經民聯主席盧偉國博士更表示,這份報告的評分有九十多分。

出席記者會的經民聯成員包括經民聯主席盧偉國博士,副主席林健鋒、梁美芬教授、劉業強、吳永嘉,秘書長陳祖恒,副秘書長陸瀚民以及執委龍漢標。盧偉國主席表示,今年《施政報告》的主題是「深化改革、心繫民生、發揮優勢、同創未來」,聚焦經濟與民生兩大核心,與經民聯一直倡導的「全力發展經濟,務實改善民生」理念高度契合。《報告》亦提出強化特區政府治理體系,建立部門首長責任制,加強公務員表現評核。這些措施及時回應了國家與香港社會的迫切期盼,體現政府敢於「拆牆鬆綁」、「深化改革」的決心,有助提升香港整體效率和競爭力,進一步增強各界對香港未來的信心。

盧偉國主席表示,樂見政府成立由特首領導的「北都發展委員會」推動北都發展,提升決策層次,簡化行政流程,以及為北都發展訂立「加快發展北都」專屬法例,顯示特區政府全力提速北都發展的決心。基建方面,他歡迎《報告》提出額外預留300億元在未來兩至三年加大工程項目開支,有關預算有助確保政府適時及有序推出工程項目,保障業界穩定發展;他支持政府推動跨境鐵路項目,打通港深兩地的地鐵網絡。盧偉國又歡迎政府將放寬私人發展項目中停車場總樓面面積的豁免安排,有助解決泊車難問題;他支持政府推出3億元高速充電樁鼓勵計劃,及計劃推出六幅用地作高速充電站;盧偉國又表示經民聯一直要求加快市區公屋重建,樂見房委會將公布馬頭圍邨及西環邨的重建計劃,並將研究重建模範邨。

林健鋒表示,這份《報告》內容紮實且有驚喜,可讓中小企即時受惠,並有助香港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及商業樞紐地位,加強投資者及工商界信心。中小企支援方面,他樂見報告採納經民聯意見,將「還息不還本」安排延長一年,並將「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下八成擔保產品的申請期延長兩年,減收工商業污水附加費50%等。招商引資方面,香港成功引入歐洲領先飛機維修公司來港落戶,他相信可以為香港未來帶來數百億元的經濟收益,創造大量新職位。在投資移民方面,他樂見《報告》接納聯盟建議,進一步優化「投資移民」計劃,將購買5,000萬元住宅物業門檻降至3,000萬元,他呼籲政府續將門檻降至2,000萬元,長遠甚至取消這項要求。在開拓高端遊艇旅遊方面,他期望當局發展「跳島遊」(island hopping),善用香港離島多元化的特色,串連島嶼網絡,為香港旅遊業注入新動力。

梁美芬教授認為,今年的《報告》有溫度而且兼顧了經濟發展、民生需要、未來人口發展規劃。在教育方面,她樂見政府接納經民聯建議,增加學生宿舍供應、增加非本地學生的學額等措施,認為對吸納「一帶一路」國家的人才有很大的支持,期待政府未來為更多東盟地區設立專屬的獎學金計劃。在法律、仲裁及調解發展方面,她歡迎政府將建國際法律事務大樓,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爭議解決中心的地位。在醫療政策方面,《報告》接納了聯盟的意見深化推動醫療改革,同時擴大醫健通中西醫互通資料範圍,並引進國際醫療龍頭企業和科研機構,更優化官產學研協作,實現產業聯動。對於施政報告有專章表明對太空經濟的支持,她認為有助吸納高端人才。在社區民生方面,她樂見特別成立少數族裔族關愛小組為他們提供支援服務,另外容許康文署引入市場營運模式,提供多元增值活動。

劉業強對於《報告》提出以多元開發模式開發北都,包括原址換地、片區開發等,推動市場參與北都建設,又訂立加快發展北都專屬法例表示歡迎,認為有助北都規劃提速提效提質提量向前推進。《報告》提出土地自願交出及抵銷方案,他認為政府可持續提供更多彈性,提升土地業權人參與換地的意願;並考慮釋放部分鄉村式土地,作公私營合作用途,更善用新界土地資源。發展鄉郊和海上旅遊方面,劉業強樂見特區政府回應其訴求,推出一系列措施,包括落實「四山」旅遊、探討合適措施以串連鄉郊景點如傳統村落農田、宗祠書室、風俗活動等,讓遊人徒步或單車遊,豐富鄉郊生態體驗,推廣「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紅色旅遊路線,又開放米埔和沙頭角海邊境禁區,打造特色地方主題深度遊。

吳永嘉歡迎《報告》提出制訂低空經濟行動綱領及完善民航法例,建議加快落實應用場景,並與大灣區內地城市合作,協調空域管理,建設低空跨境航線,同時鼓勵保險業界推出多元化產品,讓中小企更放心應用無人機等低空科技。在AI與職專教育方面,他樂見政府預留20億元推動中小學數字教育,並建議將AI技術融入職專教育,加快「新工科」等跨學科協作,積極孕育職業人才,優化資歷認證制度。他還呼籲推動「民、政、產、學、研」結合,參考杭州孕育「六小龍」的經驗,提供補貼與營商支持,推動「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此外,他感謝政府接納意見,提速建設第三個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並下調「新型工業加速計劃」成本門檻至1.5億元,建議制訂中長期發展方案,提升業界在供應鏈、市場融資及品牌推廣等的競爭力。

陳祖恒歡迎《報告》提出加大推動AI作為香港未來發展的核心產業,包括預留10億元於2026年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等;而成立由政務司副司長帶領的「AI效能提升組」,是經民聯期待已久的,由高層次官員領導政府部門提升公共行政效率,有助企業在港的營商成本降低,加強競爭力。陳祖恒又肯定特首在《報告》提出成立「內地企業出海專班」,主動招攬內地企業,利用香港「出海」;他又欣見其他建議獲《報告》採納,包括設立「經貿一站通」組織更多海外商務考察、向「BUD專項基金」注資14.3億元,以及加強信保局對本港電商的融資支援。他樂見《報告》促進穆斯林旅遊,向獲得清真認證的餐廳資助50%認證費。在時裝紡織業發展方面,「香港時裝薈」將於今年底再度舉行,他表示非常感謝政府對業界一直的支持,期望政府繼續做好國際宣傳,把「時裝薈」這個業界盛事做大做闊。

陸瀚民欣見政府採納經民聯《發展香港遊艇產業研究報告》及圓桌會議提出的超過九成建議,包括增加遊艇泊位、放寬訪港遊艇限制、簡化入境程序及推動「港艇北上」「北艇南下」,以及容許內地船長在入境前考試。他期望政府繼續考慮聯盟其他意見,例如採用實施「定點停靠,就近聯檢」通關模式等。在文體旅發展方面,陸瀚民對政府接納聯盟建議表示歡迎,包括打造高端藝術品交易樞紐及精簡食肆露天座位申請程序等,他建議整合本港文體旅設施與營運機構,組成「Hong Kong Team」共同推廣「一程多站」旅遊產品。針對青年發展,他支持政府提出青年人才培訓計劃,協助年輕人裝備技能、拓展前景。此外,他也歡迎政府推出容許狗隻進入的食肆牌照,認為此舉對寵物主人和刺激飲食業消費都有正面作用,促請政府與業界及相關持份者充分溝通、落實細節。

代表地產界的龍漢標歡迎《報告》提出設立由行政長官領導的北都委員會,期望能進一步簡化行政、拆牆鬆綁、推動多元化發展、原址換地等,進一步加快北都發展。在土地房屋政策方面,他歡迎政府重申未來十年有足夠的土地滿足長遠房屋發展策略,當中特首強調「有節有道」務實部署推出土地,這是對地產業界派定心丸,強調推地需要根據市場狀況。此外,他支持豐富置業階梯政策,將購買居屋綠白表比例改成五五比。他又歡迎政府將「城中學舍計劃」中的土地保持商業用地的措施,認為是創新思維,可以配合香港作為教育樞紐的政策。他表示過往一直爭取調整興建地下停車場的措施,很高興意見獲得接納,認為此舉可以減低項目發展難度,節省發展商的項目發展成本。另外,對於《報告》提出釋放市區工業用地,他認為有助推動舊區重建。

 

附件:2025年《施政報告》採納和部分採納經民聯的施政建議(9月17日) Download